5月18日晚间,明月镜片(深市代码:301101)发布了一则关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减持规模较大,还因其背后涉及公司业绩增速放缓、高管薪酬上涨及分红分配等多重因素。
根据公告内容,控股股东上海实业、实际控制人谢公晚、谢公兴、曾少华及其一致行动人丹阳志明拟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2.9891%。此外,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曾哲计划减持不超过80万股,持股5%以上股东诺伟其则计划减持不超过300万股。这意味着此次减持将涉及总计近1000万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明月镜片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22年的1.3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7亿元,但增速却逐年放缓,分别为65.93%、15.65%和12.21%。与此同时,董监高的税前总薪酬却呈现持续上涨趋势,由2022年的563.65万元增至2024年的698.94万元。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与高管薪酬的逆势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难免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质疑。
更值得关注的是,明月镜片在分红方面表现出极大慷慨。自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派现4次,分红总额达2.72亿元。然而,由于股权高度集中,这些分红资金大多流入了以董事长谢公晚为核心的家族成员口袋中。资料显示,谢公晚、谢公兴兄弟以及曾少华(谢公晚妹妹之配偶)共同控制着上海实业100%的股份,同时通过丹阳志明间接持有公司超过63%的股权。这使得公司在分红过程中,实际受益者主要集中在少数核心股东群体。
尽管如此,明月镜片的经营数据仍显示出一定压力。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7亿元,同比增长2.63%;归母净利润为4714.87万元,同比增幅仅为11.7%。然而,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大幅下降70.63%,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是代言费和税费支出增加所致。这样的财务表现进一步凸显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管理方面的挑战。
资本市场对上述信息反应较为理性。截至5月16日收盘,明月镜片股价年内涨幅为19.1%,报收于51.07元/股,总市值约为102.9亿元。尽管股价整体保持上行态势,但随着减持计划的公布,未来股价波动或将加剧。
综合来看,明月镜片此次减持计划既是公司内部股东结构调整的一部分,也折射出当前企业经营面临的多重考验。如何平衡股东利益与企业发展需求,成为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密切关注后续减持进展及相关财务指标变化,以便做出更为审慎的投资决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