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钟烧光 8 车!阿维塔半年三爆安全事故,带着 113 亿巨亏闯港股
阿维塔在半年内连续发生三起安全事故,其中包括3分钟内烧光8辆车的情况,这些事故引发了公众对其安全性能的质疑,尽管该公司面临巨大的亏损,仍计划赴港股上市,其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仍需引起关注和解决。
11月27日晚间,港交所的一份招股书申报文件,让阿维塔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站在了聚光灯下。这家背靠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巨头的新能源车企,正式递交上市申请,成为首家冲击港股的央企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信证券与中金公司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从9月29日完成股改、由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到如今开启IPO征程,不足两个月的快速推进,折射出这家新势力企业抢占资本市场的迫切心态。
定位“新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的阿维塔,自诞生起就带着“豪门基因”。作为新长安高端化战略的核心载体,其已完成4轮融资,当前估值突破300亿元。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与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及销售网络拓展,以及补充日常营运资金,为其后续发展注入动力。支撑这份底气的,是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的营收数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28亿元飙升至122.08亿元,其中2023年同比增幅超200倍,2025年上半年更是实现98.5%的同比翻倍增长,增长曲线堪称陡峭。
营收曲线的陡峭上扬,背后是销量数据的持续突破。自2022年12月启动交付以来,阿维塔累计销量已超21万辆,2025年前10个月更是实现连续8个月单月销量破万的成绩。产品布局上,其已完成“三年四车”的规划,阿维塔11、12、07、06四款车型覆盖20万至70万元价格带,且全系实现纯电与增程双动力配置,成为行业内首个达成这一目标的新兴品牌。在2025年9月发布的战略2.0中,阿维塔更是立下雄心壮志:2027年全球销量目标40万辆,2030年冲刺80万辆,2035年直指150万辆。
但光鲜数据的另一面,是难以回避的巨亏现实。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三年半时间里,阿维塔除所得税前亏损累计高达113.12亿元,其中2024年单年亏损就达40.18亿元。公司在招股书中坦诚,短期内可能无法实现并维持盈利。从业务结构看,车辆销售收入是绝对支柱,报告期内占比始终超90%,而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售后服务等其他业务虽从2024年上半年的2.4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18亿元,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短期内难以改变盈利结构。
股权结构上,阿维塔的“三巨头”合作模式颇具特色。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分别为第一、第三大股东,而虽未直接持股的华为,通过引望智能的股权纽带深度绑定——阿维塔已累计向华为支付115亿元,收购其持有的引望公司10%股权,双方以联合共创模式开发下一代车型。在2025广州车展上,双方更是宣布战略合作全面深化,试图以“技术+制造+供应链”的协同优势打动资本市场。
不过,资本市场更关注的,是这份合作光环下的潜在风险。供应商依赖问题尤为突出,报告期内阿维塔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最高曾达97.2%,即便2025年上半年降至47.8%,但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仍有19.2%。公司在风险提示中承认,供应商的质量缺陷或合规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汽车质量与品牌形象。而比供应商依赖更棘手的,是近期集中爆发的安全事件,为其IPO之路蒙上厚重阴影。
2025年10月5日,福建霞浦一辆购置不足40天的阿维塔06突发火灾,3分钟内火势失控,最终导致8辆车被焚毁。尽管阿维塔声明排除三电系统故障,但车主曝光的现场视频,让市场对车辆内饰阻燃性与智能预警系统的质疑声浪高涨。令人不安的是,这已是半年内第三起安全事故——5月阿维塔11因底盘撞击起火,10月1日阿维塔12在智驾状态下撞动物后燃烧。频发的事故,让阿维塔此前大力宣传的“玄甲安全架构”陷入信任危机。
公开资料显示,阿维塔曾宣称其“玄甲安全架构”基于双五星碰撞标准开发,车身热成型钢占比达34%,配备同级唯一9气囊,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AEB功能可实现130km/h内的静止障碍物刹停,宁德时代电芯更是通过150余项安全试验。但现实中的安全事故,让这些宣传话术显得格外刺耳。车质网数据显示,阿维塔07以268起投诉量位居2025年9月国内汽车投诉榜榜首,10月仍稳居前三;11月更是有大量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降价增配”遭遇——提车阿维塔06不到半月就遇降价,该车型一年迭代三代的操作,进一步消耗了消费者的信任。
安全争议与用户信任流失的双重压力下,阿维塔的销量目标也已显露疲态。2025年前9个月其累计销量仅9.07万辆,仅完成全年22万辆目标的41.24%。对于依赖规模效应摊薄成本的新能源车企而言,销量增速放缓与亏损扩大的叠加,无疑会加剧资本市场的担忧。
从行业视角看,阿维塔的IPO之路,也是新能源车企“烧钱换增长”模式的缩影。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当下,资本市场对新势力的估值逻辑已从“讲故事”转向“看盈利”,营收增长不再是唯一的加分项,安全品质、盈利能力与用户口碑的权重正在提升。对于阿维塔而言,如何在冲刺资本市场的同时,补上安全与品控的短板,或许比完成上市募资更为迫切。毕竟,无论股东背景多么强大,技术宣传多么亮眼,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安全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也是支撑品牌走得更远的基石。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2746.html发布于 2025-11-28 10:49:4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