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可以支付宝支付吗?开放才能活下去,淘宝接入微信支付就是例子
京东支持支付宝支付,开放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开放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并持续活下去,淘宝接入微信支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支付方式多样性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促进了平台间的互利共赢,京东也积极与其他支付平台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支付选择,体现了其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追求发展的决心。
2024 年 10 月 29 日晚,支付宝官方微博突然发文:“在京东上买东西可以用支付宝支付了。” 这个消息瞬间在互联网炸开了锅!要知道,京东和支付宝这对“老冤家”已经整整 13 年没有合作了。现在,我们真的能在京东用支付宝付款了吗?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扒一扒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对我们普通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京东支付宝支付现状:部分用户已能用,流程超简单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现在在京东到底能不能用支付宝支付?
我特地去求证了一下。京东客服表示,支付宝支付功能确实在逐步开放中,但目前还不是所有用户、所有商品都能用。简单来说,就是“看运气”,具体能不能用,得看你下单时的页面提示。
不过,已经有不少幸运的小伙伴成功用上了。我的一个朋友小王,前几天在京东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付款的时候就惊喜地发现了“支付宝支付”的选项。他说,整个流程跟在淘宝用支付宝付款差不多,点击“支付宝支付”后,会跳转到支付宝 App,确认金额、输入密码或者刷脸就能完成支付,余额宝、花呗这些都能用。
下面这张图就是小王当时截图的京东支付界面,红框里就是“支付宝支付”选项,清清楚楚:
从图上可以看到,支付宝支付和京东支付、微信支付、云闪付这些是并列的,地位平等。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13年前的“分手”:刘强东为何怒停支付宝
说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京东和支付宝以前不是合作过吗?为什么后来不用了?
这事儿说起来就远了,得回到 2011 年。那时候,京东还不像现在这么壮大,支付宝也刚刚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崭露头角。
当时,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公开表示,要停止和支付宝的合作。他说,不是因为和淘宝竞争,主要是支付宝的费率太高了,“每年我们都要因为支付宝的费率多支付 500 至 600 万元。” 而且,刘强东还说,当时京东 80% 的订单都是货到付款,在线支付只占 10% 左右,不用支付宝影响不大。
这话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刘强东是在找借口,毕竟那时候京东和淘宝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支付宝又是阿里旗下的产品。但不管怎么说,京东和支付宝这对曾经的合作伙伴,就这样“分手”了。
从那以后,京东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支付体系,推出了京东支付、京东白条这些产品,还和微信支付走得很近。而支付宝则成了淘宝、天猫的“标配”。互联网的“楚河汉界”,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政策“大手”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允许“各建堡垒”
为什么 13 年后,京东和支付宝又能“破镜重圆”呢?这背后,政策的推动功不可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要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让商品、服务、资金等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2024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提到要“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发改委官员还举了例子:“去年‘双十一’天猫已经允许使用微信支付,京东也即将接入支付宝,平台间的壁垒正在逐步消除。”
下面这张图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解读图表,清晰地说明了为什么要打破平台壁垒:
从图上可以看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以前,我们在淘宝只能用支付宝,在京东只能用京东支付或微信支付,资金在不同平台之间转来转去,特别麻烦。现在政策要求平台“拆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好事,支付选择更多了,也更方便了。
行业趋势:开放才能活下去,淘宝接入微信支付就是例子
除了政策推动,市场竞争也是重要原因。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早就不是“闭起门来自己玩”的时代了。
大家还记得吗?2024 年 9 月,淘宝宣布接入微信支付。当时很多人觉得,淘宝有支付宝,为什么还要用微信支付?但数据不会说谎。接入微信支付后,淘宝新增了 1867 万月活跃用户,总月活达到了 9.44 亿,创了历史新高!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微信有 10 多亿用户,里面肯定有不少人平时不用支付宝,但他们也有购物需求。淘宝接入微信支付,相当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把这些用户拉了进来。
京东现在接入支付宝,也是同样的道理。支付宝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尤其是在一些特定人群和场景里,比如年轻人、理财用户等。京东把这扇门打开,说不定也能迎来一波新的增长。
而且,现在电商行业竞争太激烈了。拼多多、抖音电商这些“后起之秀”虎视眈眈,京东和阿里如果还抱着过去的“小九九”,互相提防,最后可能都会被新势力超越。与其两败俱伤,不如联手共赢,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专家观点:平台“拆墙”是反垄断的必然结果
对于这件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有一个很精辟的观点。他说,平台之间从“筑墙”到“拆墙”,是巨头们面对市场形态和竞争格局变化时的必然选择。
薛军教授认为,以前互联网发展快,平台们忙着“跑马圈地”,建“护城河”,这在一定阶段有其合理性。但现在,市场增速放缓,用户增长见顶,再关起门来搞封闭,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会限制行业创新。
他还提到,《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监管部门一直在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互联互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打破支付壁垒,看起来只是多了一个支付选项,但实际上是打破了数据和流量的垄断,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
本质思考:这不是简单的“和好”,而是互联网行业的“成人礼”
看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会说:不就是京东能用支付宝付款了吗?有这么复杂吗?
还真没那么简单。京东和支付宝“破冰”,表面上是两个商业巨头的“世纪大和解”,但本质上,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理性”。
以前,平台们总想着把用户“圈”在自己的生态里,你用我的支付,我用我的物流,互不干涉。但现在,大家终于意识到,开放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以后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换会更顺畅,支付、物流、购物体验都会更好。对商家来说,能接触到更多的用户,降低运营成本。对整个行业来说,能激发更多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当然,现在京东支付宝支付还在逐步开放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用户反映找不到支付宝选项,或者部分商品不支持。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会慢慢解决。
结语:开放的互联网,才是好的互联网
13 年,弹指一挥间。京东和支付宝从“分手”到“重逢”,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变迁。
这件事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存量竞争时代,开放和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京东用过支付宝支付了吗?你觉得这件事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记住,关注我,以后有什么互联网大事,我再用大白话给你扒一扒!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2732.html发布于 2025-11-27 09:49:4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