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金砖国家是什么意思?三个项目看懂金砖本质:不是慈善团,而是利益共同体

gaaao 2025-11-27 09:53:43 16 抢沙发
金砖国家是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组成的合作机制,金砖国家的本质并非慈善团,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三个项目理解金砖本质,即金砖国家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旨在实现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它们通过合作促进经济增长、贸易和投资,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2025年7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峰会现场,当巴西总统卢拉宣布"金砖国家GDP已占全球30%"时,台下响起的掌声里藏着一个时代的转折——这个由中国、印度、巴西等11国组成的"全球南方联盟",正在改写由西方主导了70年的世界经济规则。但很多人至今仍有疑问:金砖国家到底是个什么组织?为什么埃及、印尼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国家都抢着加入?今天我们用最通俗的方式,从三个真实故事讲透这个改变世界格局的超级联盟。

从5根手指到11国拳头:金砖国家的扩容密码

2001年,高盛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报告里随手写下"BRIC"四个字母时,大概没想到这个指代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缩写,会在24年后变成拥有11个正式成员国、覆盖全球45%人口的超级联盟。这个被中国媒体译为"金砖"的组织,最初只是经济学家笔下的概念,直到2006年中俄印巴四国外长在联合国首次碰头,才真正从纸面走向现实。

2025年最新的11国名单里藏着精心设计的"资源拼图":既有中国、印度这样的制造业巨头,也有巴西、南非这样的资源出口国,更纳入埃及、阿联酋等战略要冲国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月加入的沙特、伊朗,这让金砖国家一下子掌控了全球42%的石油产量。就像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峰会上说的:"我们的面积占地球陆地三分之一,人口占近一半——这不是俱乐部,而是新的全球治理中心。"

金砖国家标志

扩容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当印度尼西亚在2025年1月成为第11个成员国时,金砖国家完成了对亚洲、非洲、拉美主要新兴市场的全覆盖。厦门大学金砖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这个联盟的GDP总量已达31万亿美元,贸易额占全球五分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更关键的是,这些国家拒绝像G7那样搞"小圈子",而是通过"伙伴国"机制吸纳了古巴、哈萨克斯坦等9个观察员,形成一个横跨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

三个项目看懂金砖本质:不是慈善团,而是利益共同体

巴西的特高压奇迹最能说明金砖合作的独特逻辑。2025年3月,中国国家电网在巴西东北部建成的GATE特高压项目,将巴西北部的风电和太阳能输送到东南部工业中心,每年减少输电损耗相当于节省12亿美元。这个总投资180亿雷亚尔的工程,由金砖新开发银行提供21.5亿元人民币贷款,用人民币结算。圣保罗大学能源专家马科斯算了笔账:"如果用美元贷款,仅汇率波动就会多付30%成本。"

巴西特高压项目

在南非北开普省的荒漠里,红石光热电站正创造另一个奇迹。由中国电建承建的这座电站,用1.2万块反光镜聚焦阳光,将熔盐加热到565℃储存能量,即使阴天也能连续发电24小时。项目运营主管莎拉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只能烧煤,现在电价降了40%,还能向邻国出口清洁能源。"这个项目不仅让南非每年减少36万吨碳排放,更培养了200多名本地工程师——这正是金砖"授人以渔"的合作哲学。

南非光热电站

埃塞俄比亚的风电故事则展现了金砖合作的多样性。阿达玛风电场的102台风机中,有64台来自中国金风科技,38台来自印度苏司兰。这个非洲最大风电场不仅解决了300万家庭用电,更有意思的是结算方式:中埃贸易用人民币,印埃贸易用卢比,三方通过金砖跨境支付系统瞬间完成兑换。正如埃塞俄比亚电力部长所说:"我们不用再把咖啡卖给欧洲换美元,再用美元买亚洲设备了。"

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场

去美元化与多极化:改变游戏规则的底层逻辑

在上海浦东的新开发银行总部,有个细节耐人寻味:这里的贷款合同从来不用美元计价。2025年数据显示,这家金砖国家自己的银行已批准120个项目,总额400亿美元,其中25%用人民币、卢布等本币发放。行长迪尔玛·罗塞夫(巴西前总统)在采访中直言:"当美国用美元制裁俄罗斯时,我们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要把命运拴在别人的货币上?"

新开发银行总部

这种"去美元化"不是口号。2024年俄罗斯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中,90%已改用本币结算;印度用卢比购买伊朗石油后,外汇储备消耗速度下降了60%;就连沙特也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部分原油——要知道,这曾是美元霸权的基石。复旦大学沈逸教授分析:"金砖不是要消灭美元,而是要建立'货币备胎',就像手机的双卡双待。"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全球治理话语权。当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用中国技术建设非洲最高楼时,当印尼用金砖贷款修建雅万高铁时,当伊朗将石油收入存入新开发银行时,一个新的规则正在形成:发展中国家不再需要接受IMF附带政治条件的贷款,也不用在环保议题上看发达国家脸色。正如《金砖国家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宣言》强调的:"我们要的不是另一个中心,而是多极世界里的平等一席。"

普通人能抓住的金砖机遇

对普通人来说,金砖带来的不只是新闻里的名词。如果你用的小米手机,可能屏幕来自巴西的铁矿;喝的咖啡,咖啡豆或许通过金砖电商平台直采自埃塞俄比亚;甚至未来出国旅游,用人民币兑换当地货币会越来越方便。厦门海关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金砖国家进出口达6.11万亿元,这些贸易最终会转化为更多就业、更丰富的商品选择。

当然,这个联盟并非没有挑战。印度和巴西的贸易摩擦、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美国的猜忌打压,都是必须跨越的障碍。但就像卢拉在峰会结束语中说的:"五根手指各有长短,但握成拳头就能打出力量。"当金砖国家在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融资等新领域展开合作时,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全球秩序变革。

下次再听到"金砖国家"这个词,你可以这样理解:这不是某个国家的胜利,而是一套新的游戏规则——在这套规则里,每个国家都能按自己的节奏发展,不用看别人脸色。而这,可能就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全球化故事。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2737.html发布于 2025-11-27 09:53:4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