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技术骨干获赠15%干股却被追债60万 法院判决揭开干股实股法律陷阱

gaaao 2025-11-20 09:49:30 9 抢沙发
公司技术骨干获赠干股后遭遇追债风波,法院判决揭示干股与实股的法律差异与陷阱,据悉,该骨干获赠的干股比例为15%,却因此背负了高达60万的债务风险,此案引发了关于干股法律属性的广泛讨论,提醒人们在涉及股权激励时需谨慎,深入了解干股与实股的区别,避免陷入法律纠纷。

2025年11月,北京某科技公司技术骨干李某遭遇了职业生涯的"冰火两重天"——他手持公司15%干股协议享受分红时春风得意,却在公司债务纠纷中突然被供应商追加为被执行人,要求在15%股权范围内承担60万元债务赔偿。这场看似普通的股权纠纷,实则暴露出干股与实股在法律性质上的天壤之别,也给无数创业者和职场人敲响了警钟。

干股实股法律属性对决:一个登记一个约定 权利义务天差地别

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庆恒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干股并非《公司法》法定术语,其实质是'未出资而获得的分红权利',而实股则是经过工商登记的完整股权。"这一核心差异在李某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他与股东王某签订的《股权激励协议》明确记载"授予15%干股",但法院查明该股权未办理工商登记,未记载于股东名册,甚至连出资证明书都未曾获得。

干股实股区别图表

法律层面的三大核心差异

  • 出资义务:干股持有人无需实际出资,实股股东则需按章程缴纳认缴资本。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数据显示,2024年因实股股东出资不实引发的纠纷占股权纠纷总量的37%。

  • 权利范围:干股通常仅约定分红权,实股则包含表决权、知情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完整权利。李某案中,公司《章程》明确规定"未登记股东不得参与决策"。

  • 责任承担:未登记干股无需对公司债务担责,实股股东则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本案中登记股东王某因未实缴出资,最终被判在60万元债务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分红模式深度解析:从协议约定到税务处理的实操指南

干股分红究竟如何计算?法律快车平台法律顾问团队给出专业解答:"干股分红完全依赖协议约定,常见模式包括固定比例分红、项目利润分成、业绩挂钩分红等。"以李某案为例,协议约定"按公司净利润15%分红",2023年公司盈利时他确实获得5万元分红,但2024年公司亏损便分文未得。

干股分红的四大实操要点

  1. 利润基数确认:需扣除成本、税费、法定公积金后的可分配利润。某餐饮连锁企业财务总监透露:"我们会在协议中明确以审计后净利润为基数,避免争议。"

  2. 税务处理规则:个人干股分红需按20%缴纳个税(《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企业股东则可能享受免税政策。华律网税务专家举例:"10万元干股分红,个人税后实得8万元,企业则全额计入投资收益。"

  3. 特殊约定条款:部分协议设置"业绩对赌",如某科技公司约定"年营收未达500万则分红减半"。

  4. 支付风险防范:北京某咨询公司创始人分享教训:"曾遇公司以'资金紧张'为由拖欠分红,建议协议约定逾期支付按日0.05%计息。"

风险警示:从案例看干股持有人的三大"生死坑"

李某虽然最终胜诉,但这场持续8个月的诉讼让他心力交瘁。司法实践中,干股纠纷呈现三大高发风险点:

登记型干股的隐形陷阱:若公司日后为干股办理工商登记,持有人将瞬间变身"名义股东"。徐庆恒律师特别提醒:"一旦登记,就必须在认缴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深圳中院2024年判决的某案中,技术总监张某因登记干股未实缴,最终被判令在200万元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口头约定的维权困境:法律快车平台数据显示,62%的干股纠纷因缺乏书面协议导致举证不能。上海某互联网公司前高管王某回忆:"老板口头承诺3%干股,盈利后却否认,我拿不出协议只能吃哑巴亏。"

协议条款的致命漏洞:北京某律所股权部主任展示的"问题协议"中,竟出现"干股可继承转让"字样。"这完全违反干股本质,"该主任指出,"规范协议应明确'仅限本人在职期间享有分红权'。"

干股协议案例

行业建议:五步走构建安全股权架构

针对日益增多的干股纠纷,专家团队联合给出五步实操指南

  1. 协议条款精细化:必须明确记载"权利范围仅限分红""无需承担出资义务""离职即终止"等核心条款。推荐使用包含"工商登记特别约定"的示范文本(如图所示干股协议模板关键页)。

  2. 登记状态定期核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股东信息,确认自身是否被登记。北京某科技公司CTO赵某分享经验:"我每季度都会核查一次,避免被偷偷登记还不知情。"

  3. 税务合规处理:要求公司依法代扣代缴个税,保留完税凭证。税务部门提醒,2025年起将对"长期零申报但有大额分红"的异常账户重点监控。

  4. 退出机制预设:协议中设置"公司清算时干股自动失效""并购重组时按原出资额回购"等条款。某投资机构合伙人透露:"专业的干股协议会约定3-5年的服务期,避免短期套利。"

  5. 股权激励规范化: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股权激励流程,从草案拟定到工商登记全程合规。

股权激励流程图

监管趋势:隐形股东监管趋严 代持风险持续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正加大对隐形股东的核查力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司法部纪检监察组近期通报的案例显示,某省文旅部门领导通过"夹层公司"代持干股,最终被认定为受贿。这种"代持+干股"的灰色操作,在税务稽查和刑事侦查中已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徐庆恒律师最后强调:"法律从不认可'无代价的收益'。"李某案的最终判决——驳回供应商对李某的执行请求,同时明确"若办理工商登记则需担责"——恰是这一原则的生动诠释。在股权设计日益复杂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清醒认识到:纸面的干股协议抵不过工商登记的法律效力,模糊的口头承诺不如规范的书面约定。这场60万元的债务纠纷,最终成为一堂价值千金的商业法律课。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159.html发布于 2025-11-20 09:49:3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