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美国下架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76% 美国家用摄像头断供,货架要空了?

gaaao 2025-10-12 09:26:03 55 抢沙发

  10 月 10 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布伦丹・卡尔的一则声明,让全球电子行业的目光聚焦华盛顿 —— 由该机构主导的 “清洁购物车行动” 正式落地,亚马逊、eBay 等主流电商平台已紧急下架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华为、中兴通讯、海康威视、大华科技等企业的安防摄像头、智能手表赫然在列。这场被卡尔称为 “维护国家安全” 的行动,正悄然引发全球供应链的连锁震荡。

  “打开亚马逊搜索‘家用安防摄像头’,原本占据前 20 位的海康威视产品已不见踪影,连带着中兴的智能手表也从推荐列表消失。” 洛杉矶电子产品经销商马克・斯坦恩向记者展示着手机屏幕,他的库存系统显示,仅近三天就有 127 款中国产电子设备被平台强制下架。FCC 发布的国家安全通知直言,这些设备 “可能被用于监视美国民众、干扰通信网络”,但并未提供具体证据支撑这一指控。

  卡尔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透露,此次下架并非临时举措,而是长期监管升级的第一步。目前 FCC 已建立 “涵盖清单”,将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 4 家企业纳入其中,全面禁止其新设备进口销售。更值得警惕的是,该机构定于 10 月 28 日举行关键投票,拟进一步扩大限制范围 —— 不仅禁止含清单企业零部件的设备获批,甚至可能叫停已授权设备的后续销售。这意味着,此前已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电子设备,未来或面临 “清退” 风险。

  这场监管风暴的影响正迅速渗透产业链末梢。民生证券 10 月 10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市场 76% 的笔记本电脑、73% 的智能手机依赖中国大陆供应,90% 的无线耳机来自中国供应链。“如果限制持续,3 个月内美国电子产品货架将空置 40%。” 纽约百思买门店经理萨拉・琼斯坦言,他们已收到总部通知,暂停订购 15 个中国品牌的智能硬件。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冲击更为直接:以安防设备为例,美国市场占海康威视海外营收的 18%,此次下架预计将影响其季度营收约 9 亿元人民币。

  颇具戏剧性的是,美方的 “安全牌” 正遭遇本土产业链的反噬。数据显示,全球 82% 的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大陆组装,即便是迁回美国的生产线,70% 的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半导体领域的依赖度更令人咋舌:2024 财年,美国应用材料(AMAT)、泛林半导体(LAM)、科磊(KLA)三家巨头在华营收分别达 101.17 亿、62.94 亿、41.97 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 37% 至 43%。“我们一边禁止中国设备,一边又依赖中国市场维持研发投入,这种矛盾正在撕裂行业生态。” 硅谷一位半导体分析师匿名表示。

  面对持续升级的限制,中方此前已有明确表态。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曾指出,美方所谓 “安全风险” 毫无事实依据,本质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而市场的自主调节也在悄然发生:民生证券报告显示,国产半导体设备在去胶、清洗等环节国产化率已显著提升,200 亿美元的美企市场份额正成为国产替代的新空间。与此同时,惠普、戴尔等六大 PC 品牌去年因关税压力暂停对美销售的案例,也预示着过度限制可能引发的市场反噬 —— 当时 125% 的关税导致笔记本成本飙升 2 倍,最终迫使美国海关紧急豁免 20 类产品关税。

  随着 10 月 28 日投票日期临近,这场监管风暴的走向愈发关键。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国试图通过限制中国电子设备重塑供应链的想法,忽视了全球化分工 30 年积累的产业基础。“一部笔记本电脑需要 1800 多个零部件协作,没有任何国家能独立完成。”Wedbush 分析师艾夫斯的话或许道出了本质 —— 当亚马逊的购物车被 “清洁” 掉中国产品时,被扰动的,将是全球每一个消费者的选择权与每一家企业的生存逻辑。截至发稿,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尚未就此轮下架行动作出回应,但市场已开始倒计时等待 10 月 28 日的关键投票,这场关乎全球电子产业格局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6067.html发布于 2025-10-12 09:26: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