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间,维业股份(300621)接连披露了两则重要股东减持计划。云南众英集企业管理中心和深圳君宜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宜永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别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08万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价格将依据市场情况确定。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机构分别为维业股份的第二、三大股东,其减持行为无疑引发了市场对该公司未来发展的关注。
从财务数据来看,维业股份近年来的表现难言乐观。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17.66亿元,同比下降24.23%,但归属净利润约为826.13万元,同比微增3.76%。然而,进入2025年后,公司业绩进一步承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仅为16.4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7.73%;归母净利润更是录得-320.11万元,同比下滑173.24%。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方面正面临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维业股份还深陷诉讼纠纷泥潭。根据公告,过去十二个月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仲裁金额高达9078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69%。其中,作为原告的涉案金额为5211万元,作为被告的涉案金额为3867万元。频繁的法律纠纷不仅加重了公司的运营负担,也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维业股份因公司治理不规范等问题被监管部门点名批评。今年4月初,深圳证监局向公司及相关人员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公司在治理结构、财务核算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此外,公司董事长张巍等人也被出具警示函。此事件暴露出管理层在内控机制建设上的短板,可能对公司长期发展构成潜在风险。
在此背景下,维业股份的高管团队亦出现动荡。3月中旬,公司副总裁徐慷因“工作调整”提出辞职,尽管其仍留任其他岗位,但核心管理团队的变动无疑加剧了外界对该公司稳定性的疑虑。
二级市场上,截至5月15日收盘,维业股份股价报8.66元/股,跌幅为0.69%,最新市值仅为18.02亿元。结合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与持续低迷的财务表现,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
综上所述,维业股份正处于多重压力交织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核心股东减持、业绩下滑、诉讼频发等负面因素叠加,使得公司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另一方面,治理问题暴露后能否有效整改,将成为决定其未来走向的重要变量。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公司后续整改措施及业务恢复进展,以作出更为理性的投资决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