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和而泰(SZ.002402)因控股股东及多名董监高成员披露减持计划,股价开盘即遭遇重挫。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8.86元/股,跌幅达7.87%,市场情绪明显受到冲击。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投资者对高管减持行为的关注,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波动。
根据公告,此次减持计划涉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建伟,以及董事秦宏武、罗珊珊、刘明和监事左勤等五位核心成员。其中,刘建伟拟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8,426,671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后的比例为2%。以当日收盘价计算,预计套现金额将超过3.4亿元。其余四位高管则分别计划减持13万股至5075股不等,合计减持规模虽相对较小,但叠加效应显著放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对于减持原因,公告中明确指出,刘建伟的主要目的是偿还质押融资债务及满足个人资金需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刘建伟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已超过96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高达64.77%。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刘建伟还新增了两笔总计1248万股的质押,显示其资金压力持续存在。其他四位高管则表示减持是为了满足个人资金需求。
从基本面来看,和而泰近年来业绩表现稳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6.59亿元,同比增长28.66%;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9.91%。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更是分别增长30.4%和75.4%,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与增长潜力。然而,即便如此亮眼的业绩数据,仍未能平息市场对高管集体减持的疑虑。
事实上,这并非刘建伟首次大规模减持。自2010年公司上市以来,他在过去15年间仅进行过两次减持:2016年底,刘建伟通过两次操作合计减持4000万股,累计套现约4.48亿元。时隔九年再次启动减持计划,外界普遍猜测此举可能与另一家备受瞩目的企业——摩尔线程的IPO进程有关。
作为国内领先的GPU研发企业,摩尔线程自成立以来便备受资本青睐。公开信息显示,和而泰早在天使轮阶段便参与投资,并直接持有摩尔线程1.244%的股份。去年11月,摩尔线程正式向证监会提交A股上市辅导备案登记,预计最快于2025年6月完成上市。一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摩尔线程有望成为国产GPU领域的明星企业,而作为股东之一的和而泰也将从中受益匪浅。有分析人士认为,刘建伟此番减持可能是为了优化资产配置,提前锁定收益,从而为后续布局留出更多空间。
尽管如此,高管集体减持的行为难免让部分投资者感到不安。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情绪较为敏感的背景下,此类动作容易被解读为“用脚投票”。不过,从长期视角来看,和而泰凭借其在智能控制器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依然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关键在于,公司能否通过实际行动打消市场疑虑,同时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核心地位。
此次事件无疑为和而泰敲响了一记警钟:如何平衡资本运作与投资者利益,将是公司未来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关注短期波动的同时,更应理性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避免因情绪化决策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