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邦股份因信息披露不及时和内部治理问题再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深交所在2025年5月13日发布的公告中指出,恒邦股份及其相关当事人张帆、曲胜利、夏晓波因未能及时披露2024年8月3日冶炼一公司侧吹炉放铜口突发喷溅事故而收到监管函。这起事故不仅导致现场人员伤亡,还迫使公司停产整顿,但相关信息却拖延至8月13日才对外公布。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及时性的相关规定。
作为一家营收规模达758亿元的大型企业,恒邦股份在安全管理与信息披露方面的漏洞令人深思。根据深交所的调查结果,时任董事长张帆、总经理曲胜利及董事会秘书夏晓波未能履行诚信勤勉义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监管层明确要求公司及全体高管吸取教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未来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
然而,恒邦股份的问题并未止步于此。在2025年一季度报审议过程中,已提交辞职报告的独立董事王咏梅对报告投出弃权票,进一步揭示了公司在财务管理和内控机制上的潜在风险。王咏梅质疑的重点包括:一季报中关于变更签字会计师的报告未能充分反映事务所合规意识淡薄及职业审慎不足的事实;关于安全生产的论述未能客观评估事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后续经营风险的纠错机制;此外,报告中的收入变动、净利润变动、存货变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动等数据之间缺乏合理的勾稽关系,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判断。
事实上,这并非王咏梅首次对恒邦股份的财报表达不满。早在3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时,她就对《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投出了反对票,并拒绝签署书面确认意见。王咏梅当时列举的理由直指审计机构的行为失范:和信会计师事务所故意隐瞒更换签字会计师的事实,未与审计委员会沟通,也未向独立董事和董事会通报,构成违规;前任审计师辞职原因不明,新任审计师胜任能力存疑,更换可能影响审计质量;更严重的是,作为一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明知签字会计师更换需第一时间报告审计委员会却选择隐瞒,其性质被评价为“明知故犯,性质恶劣”。
从数据来看,恒邦股份2024年的经营表现并不理想。尽管全年营业收入达到758.0亿元,同比增长15.6%,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6%,经营现金流净额更是骤降60.1%至4.12亿元。进入2025年后,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89.59亿元,同比下降8.88%,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增长10.52%和10.69%。不过,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综合分析可见,恒邦股份当前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安全事故引发的信息披露滞后,还包括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和财务透明度的不足。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对公司长期发展和投资者信心造成深远影响。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一案例无疑是一个警示:无论企业规模多大,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信息披露和内部管理,否则将付出沉重代价。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