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证券10年前旧案了结再收6000万罚单,上市之路再受阻

东海证券10年前旧案了结再收6000万罚单,上市之路再受阻

本报()记者夏高琴 南京报道

因一起十年前的重组项目,券商东海证券被开出千万级罚单。

据东海证券最新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在金洲慈航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公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未能勤勉尽责,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并“没一罚三”,没收业务收入1500万元并罚款4500万元。

6000万罚单对于东海证券压力不小,去年东海证券净利润为0.23亿元。事实上对于被罚,东海证券早有预期,此前公司已对前述事件计提负债,但仅计提预计负债600万元。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东海证券正推进从新三板转板A股上市的计划,在此前中信建投证券给出的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中,上述立案调查事项被重点关注。

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诚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时间上看,该案并不会直接阻碍其上市进程,但此次处罚事件反映出公司在过往业务中的合规漏洞,公司需要向监管机构、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解释和证明自身的合规经营能力,以消除对上市进程的负面影响,或将延长审核周期。”

投行业务持续低迷

此次被罚案由要追溯至10年前。

2015年,金洲慈航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丰汇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丰汇租赁”)9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东海证券担任该重组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持续督导期间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

然而,自2018年起,丰汇租赁业绩迅速下滑并产生巨额亏损,2020年,金洲慈航因连续亏损被实施ST,并在2023年4月摘牌退市。2024年1月,证监会对金洲慈航、丰汇租赁及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证监会查实,此次并购在信息披露环节存在重大遗漏,且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的年报亦存在虚假记载与信息遗漏问题。

其中作为独立财务顾问的东海证券也未能逃过追责,2023年2月初,证监会对东海证券立案调查,经查实,2015年东海证券担任金洲慈航重大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期间,未能履行应尽的勤勉尽责义务,出具的相关文件存在重大遗漏、虚假记载,包括未为尚未完结的持续督导工作重新指定财务顾问主办人;未审慎核查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未保持职业怀疑,未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进行充分核查和验证。证监会拟决定对东海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没一罚三”的处罚,没收业务收入1500万元,并处4500万元罚款。

东海证券方面表示,上述事项未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对于上述所认定的内容与处罚,公司诚恳接受并将深刻反思,认真落实整改。

但事实上,东海证券的投行业务近年来持续低迷。2022年至2024年东海证券投行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4.8亿元、3.2亿元、1.99亿元,2023年、2024年该业务同比分别下滑33.77%、38.86%,在职投行人员也从2022年的196人下滑至2024年的148人。

近一年,东海证券仅保荐了安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但2025年2月已撤回IPO。

上市不确定性加剧

在投行业务持续下滑的同时,东海证券自身IPO进程也停滞不前。

2015年7月27日,东海证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正式挂牌。2022年3月,东海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签订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辅导协议,并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进入IPO上市辅导期。然而上市辅导备案已超3年,东海证券的上市进程仍未推进到下一步。

根据此前中信建投发布的辅导工作进展报告,在其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特别提及了因金洲慈航重组项目被立案调查而引发的问题。彼时,公告显示,东海证券正积极配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如今,公司又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从上市合规性来看,东海证券此次处罚无疑给其上市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作为一家正在推进IPO的券商,合规性是其能否顺利上市的关键要素之一。”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卢克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刘诚冬也认为:“此次处罚的落地,虽然标志着立案调查程序完结。公司需要向监管机构、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解释和证明自身的合规经营能力,以消除对上市进程的负面影响。”

此外,6000万元罚单在财务方面也加剧了东海证券上市进程的阻力。据公开年报数据,2024年东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归母净利润仅为2348.71万元,罚没金额是其净利润的2.56倍之多。虽然,根据东海证券2024年年报披露,已对被立案调查事件计提预计负债600万元,但仍难以覆盖罚单金额。

事实上,东海证券近年来业绩波动较大,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2023年更是亏损4.92亿元,2024年虽扭亏为盈但盈利微薄。

“罚款和没收收入将直接减少公司的利润,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指标。对于正在筹备上市的企业来说,将影响其上市融资的规模和估值水平。”卢克林表示。

对于证监会下发的处罚事先告知书,本报记者就处罚对其上市进程影响致电、致函东海证券,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5074.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7月10日 上午11:17
下一篇 2025年7月10日 上午11:18

相关推荐

  • 不断上新!消博会首发首秀引领消费潮流

    (记者 马嘉 文/图)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于海南海口拉开帷幕。其中,新品发布的舞台格外抢眼,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20个发布主体、40个品牌陆续在消博会新品发布舞台集中发布及展示众多系列产品和最新单品。参展企业纷纷表示,消博会不仅成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机遇的窗口,更以“首发经济”为核心引擎,推动消费…

    2025年4月16日
    9900
  • “价格战”趋缓、智驾监管加码 4月车市稳中有变

    (记者 雷珂馨 文/图)今年4月,我国汽车市场在政策调控、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的多维交织中,呈现出“稳中有变”的发展态势。“价格战”热度显著下降、智能驾驶宣传回归理性、隐藏式门把手安全争议引发行业反思……这些动态不仅勾勒出汽车市场短期波动的轨迹,更反映了行业长期变革的方向。 在2025上海车展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给观众讲解汽车功能。 车企“价格战”热度下降 中国…

    2025年5月14日
    5700
  • 事关金融纠纷调解!三部门发布意见

    (记者 马文博)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表示,近年来,金融纠纷数量增加,给消费者和投资者带来了诸多困扰。意见的发布,旨在通过完善金融纠纷调解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正的纠纷解决途径,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

    2025年4月11日
    16200
  • 持续做好引新育新 释放首发经济势能

    首发经济走热大江南北。 2024年,北京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首发项目,带动900多家首店落地。上海全年新增首店1200多家,首店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2024年9月,深圳累计新开首店336家,同比增长26%。首发经济“多点开花”,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首发经济即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企业从产…

    2025年4月9日
    11000
  • 金圆股份前董事长51岁“净身出户”丧失实控权曾遭立案调查

    5月16日晚间,金圆股份(000546)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根据公告内容,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赵辉与前妻潘颖签署的《离婚协议》中约定,赵辉将持有的公司6613.7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8.505%)通过证券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分割至潘颖名下,同时将其持有的金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圆控股”)7.67%股权过户至潘颖名下。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 这一变…

    2025年5月18日
    3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