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后一天,杭州觅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觅睿科技”)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5月12日,觅睿科技对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作出回复,其中涉及公司业务独立性、业绩增长真实性、内控不规范以及募投合理性等关键问题。这些内容不仅揭示了企业内部的运作逻辑,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高要求。
根据招股书披露,觅睿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硬件、软件、云服务和AI技术的研发与销售。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袁海忠,在近三年内未发生变更。值得注意的是,袁海忠还控制着另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博菱电器,该公司由他与其女儿袁琪共同管理,分别担任总经理和董事长职务。
然而,博菱电器的资本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该公司在2018年成功登陆新三板,并于2021年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但即便通过了交易所三轮问询并顺利过会,最终却在2024年3月选择撤单。更令人关注的是,审核问询函指出,博菱电器公开信息与觅睿科技本次申报信息存在多处不一致之处,且两家企业间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觅睿科技解释称,博菱电器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为母公司层面的数据,而此次申报材料则基于合并报表进行调整。此外,由于增值服务跨期收入调整及亚马逊店铺运营发生额的重分类操作,觅睿科技对2021年和2022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差错更正,这直接影响了这两年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指标。
从业绩表现来看,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觅睿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51亿元、5.49亿元、6.73亿元和3.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64万元、3914.66万元、7157.64万元和2732.63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网络摄像机模组收入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1.01亿元增至2023年的2.4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从18.39%提升至36.40%,与成品销售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模组收入大幅增长的真实性,觅睿科技回应称,主要得益于电池摄像机、婴儿监护器和智能门铃等新产品销量的增长,以及老客户的持续支持。同时,模组产品与成品的应用领域虽无明显差异,但由于终端市场定位、消费者习惯及渠道分布的不同,导致两者销量变动趋势出现分化,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此外,问询函还提到,部分客户及供应商如卓悦智能、智云看家、安冉安防和纬联技术均集中在深圳地区,且地理位置接近。更为特殊的是,这些企业的参保人数为零。对此,觅睿科技解释道,作为国内重要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和跨境电商聚集地,深圳自然成为模组业务的主要客户和供应商来源。公司采用“公司-组装厂-跨境电商”的销售模式,使得模组客户集中度较高,且下游跨境电商客户亦呈现出类似特征。
综合来看,觅睿科技的IPO进程既展现了其在智能网络摄像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暴露出公司在业务独立性、财务规范性和客户结构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随着资本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如何平衡业务发展与合规要求,将成为此类高新技术企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深入理解企业经营模式及其背后的风险因素,将有助于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