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下架、补偿!来伊份回应“粽子事件”

(记者 周子荑)“来伊份粽子吃出疑似创可贴”事件近来引起不小的关注。5月12日,来伊份发布公告称已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本次事件暂告一段落。

然而,事件的背后,来伊份频现食安问题,其业绩更是接连下滑,2024年还出现了净亏损。曾经的“零食第一股”如今怎么了?

曾多次出现食安问题

5月10日,有江苏的消费者连发两条视频,投诉其在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要求来伊份官方给出明确回应,引来不小的关注。

5月12日,来伊份发布公告称,关注到公司蜜枣粽产品的相关舆情,公司管理层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专项工作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来伊份在公告中表示,其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积极与相关消费者沟通,确保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来伊份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消费者可选择就近门店进行退换货,并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实际上,来伊份曾多次出现食安问题。2012年以来,来伊份先后陷入毒蜜饯、牛轧糖大肠菌群超标、手撕肉条菌落超标等事件。此前来伊份公示的招股书还显示,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来伊份共召回不合格产品70250公斤,其中涉及肉制品、水产品、糕点、果蔬等。

在黑猫投诉平台,记者发现,截至目前,有关来伊份的投诉量累计有800余条,其中不少涉及食安问题,包括“吐司霉变”“在产品中吃出头发”“门店售卖发臭牛肉”“产品中有异物”等。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2315平台,2024年,来伊份累计收到消费者投诉260起,其中220起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频繁出现的食安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打击了消费者对来伊份品牌的信任度。此外,“高端零食”的市场定位要求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达到高标准,来伊份食安事件的频繁发生表明其在这些方面的管理存在不足,这与其“高端零食”的品牌定位背道而驰。

近两年业绩处于下滑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来伊份近来业绩接连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来伊份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9.25%和44.09%,2024年其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扩大到15.25%和231.94%。2024年,来伊份还出现了7526.76万元的净亏损,为公司2020年以来的第二次年度亏损。

对此,来伊份在年报中解释,2024年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部分区域门店收入下降且对部分低效门店进行调整导致直营收入同比下降。在2024年年底和2025年年初,来伊份先后发布了公司董事张琴、副总裁周晨君辞任的消息。

2025年一季度,来伊份业绩继续下滑,其实现营收10.48亿元,同比下滑1.23%;实现净利润1243.57万元,同比下滑79.72%。

此外,2022—2024年,来伊份毛利率分别为43.13%、42.23%、41%,净利率分别为2.33%、1.56%、-2.3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64亿元、3.54亿元、3.04亿元,均逐年下滑。

对此,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来伊份区域发展不均衡,过于依赖长三角尤其上海地区。在渠道方面,依仗线下门店的重资产模式为其业绩带来了很大压力。未来,量贩零食渠道的快速崛起将对来伊份造成更大冲击,加之其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其粉丝效应、品牌效应会逐渐下滑。

线上渠道仍待进一步发展

据介绍,2017年来伊份提出了“万家灯火”计划,目标是在2023年实现全国开设10000家门店。来伊份在公司202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持续推动万家灯火战略,一方面优化单店盈利模型,主动调改部分社区店、特通店、商场店;另一方面,提升品牌认知度,加大全国加盟推广力度,持续调转直营门店。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来伊份门店总数为3085家。其中,直营门店数量为1485家,占比为48%;加盟门店数量为1600家,占比为52%,与此前目标相去甚远。

在区域发展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来伊份华东地区实现收入29.3亿元,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为86.94%,而华北和华南地区的收入仅为3394.8万元和1500.3万元,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仅为1.01%和0.45%。此外,来伊份2024年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的毛利率分别为40.76%、10.73%、16.38%,华东地区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华北和华南地区。

在渠道方面,尽管来伊份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坚持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打造社区生活便利化。2024年,来伊份App全年新增注册用户34万人,活跃用户数为179万人,企业微社群全年新增用户164万人,累计团长规模达7000人。2024年直播累计开展1149场。

然而,来伊份的线上业务发展或更多依赖自营App业务。数据显示,2024年来伊份线上渠道实现收入2.12亿元,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仅为6.29%。江瀚表示,随着线上销售渠道和新消费场景的兴起,传统零售模式面临较大挑战,来伊份在这方面的转型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特别是在抓住抖音等新兴平台红利方面显得有些滞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075.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13日 下午1:08
下一篇 2025年5月13日 下午1:08

相关推荐

  • 私募拟减持东方海洋不超1%股份,年报季报双亏扣非净利连亏7年

    东方海洋(002086)5月11日晚间的一则公告,揭示了公司股东深圳前海国元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元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的消息。这一举动不仅引发了市场对东方海洋未来走向的关注,也再次将这家曾深陷亏损泥潭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推向聚光灯下。 根据公告,国元基金拟于2025年6月5日至9月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95…

    2025年5月12日
    3300
  • 专家:4年学出来的医生大多看不了病 天赋也解决不了临床的实际问题

    “4+4”模式允许非医学本科毕业生通过4年医学博士课程和规培教育成为执业医生,缩短了传统医学生培养时间,但也引发了关于其临床经验和能力是否足够的争议。 日前,中日友好医院医生出轨风波在媒体上发酵。而当事人之一的规培医生为协和“4+4”模式培养,因学历背景而引发争议。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推行的“4+4”医学生培养模式,是效仿美国医学教育推出的模式,指的是4年…

    2025年4月30日
    3000
  • 深圳龙华街道:超级商圈打造消费“强磁场”

    4月25日,深圳龙华壹方天地弥漫着沸腾的欢呼声。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的队员们与现场数百名观众击掌互动,安踏全球首家“篮球竞技场主题店”ANTAARENA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热血澎湃的赛事集锦。 这场“篮球盛宴”不仅点燃了市民的运动热情,更成为透视龙华超级商圈蓬勃活力的窗口——深圳龙华街道正以“工业+消费”双引擎驱动模式,加速向龙华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力区”的战…

    2025年4月30日
    3500
  • 智慧浪潮向海澎湃——厦门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先行探索

    近两年来,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生产要素涌动于生产实践各个环节,为千行百业添翼赋能。而今,当人们驰目于广阔之海,不禁思考,这股智慧的巨浪又将如何与海洋经济正向互动并有所增益? 以厦门作为观察智慧海洋发展的一座锚地,源于其的先行实践。早在20年前,厦门对软件信息业的率先布局,为今日谋“智”向“新”伏脉千里,加之对海洋新兴产业的精耕细作、对政产学研融合的始终如…

    2025年4月30日
    2900
  • 再战高端户外市场,“老人头”能否重整旗鼓?

    (记者 王怡菲)近日,国内运动零售运营商滔搏拿下挪威户外品牌Norrøna(因品牌logo形象而被户外圈称为“老人头”)的中国独家运营权,这一合作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人们不禁回想起Norrøna曾短暂“试水”中国市场后又黯然退场的过往。此次卷土重来,其能否在中国高端户外市场的“红海竞争”中打出一片天地? 滔搏助力“老人头”再启征程 时间回溯到2016年,彼时,…

    2025年5月10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