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爱尔眼科(300015)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深圳滨海爱尔眼科医院通过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摘牌,以6.5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深圳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60%股权及特定债权项目。这一交易的核心在于标的公司持有的不动产“广晟科创大厦”,未来将作为深圳滨海爱尔的长期医疗用房。
从公告内容来看,此次收购不仅是爱尔眼科在深圳医疗服务网络布局中的重要一步,更是其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地位的关键举措。深圳作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旺盛。通过本次交易,爱尔眼科不仅解决了深圳滨海爱尔的医疗用房问题,还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区域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能力。然而,市场对此反应相对平淡,公告发布次日,爱尔眼科股价开盘走低,截至发稿时跌幅达1.3%,报12.94元/股。
从业绩表现来看,爱尔眼科近年来的增长态势出现波动。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3.02%,远低于2023年的26.43%;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11.82%,这是自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扣非净利负增长的情况。尽管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0.26亿元、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7%和16.71%,但与行业整体增速相比仍显乏力。
值得注意的是,爱尔眼科近年来的大规模并购扩张策略虽为其带来了业务版图的快速扩展,但也暴露出一系列潜在风险。随着管理半径的拉长,内控复杂度显著提升,旗下医院涉及的医疗事故、虚假广告等问题频发。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爱尔眼科及其旗下公司共有353条相关裁判文书,涵盖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生命权和健康权纠纷等;另有107条行政处罚记录,主要涉及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等。这些问题不仅对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其长期发展可持续性的担忧。
此次“买楼”事件可以看作是爱尔眼科在资本运作和战略布局上的又一次尝试。一方面,通过锁定优质物业资源,为未来的医疗服务提供稳定的硬件支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司在当前业绩承压背景下,试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升运营效率的努力。然而,如何平衡扩张速度与内控质量之间的关系,仍是爱尔眼科需要面对的核心挑战。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爱尔眼科的发展路径也折射出中国民营医疗服务行业的现状与趋势。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确保服务质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爱尔眼科后续能否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解决现有问题,将是判断其未来成长潜力的关键所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