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息高返”说“不” !多地规范汽车消费金融

(记者 王彤旭)“节前付的定金,本来打算节后去提车的,汽车销售人员一再催促说6月开始就没有返息了,我就在节前最后一天办了手续。”家住河南的小孙(化名)告诉记者。

汽车销售人员提及的返息,背后其实就是“高息高返”。据了解,所谓“高息高返”,是指银行提高车贷利息,并向经销商支付高额佣金,经销商会给予消费者一定力度的车价折扣和优惠。对于经销商而言,这样能够增加汽车销量,银行也能通过较长期限的高利率车贷获利。对于消费者而言,贷款买车似乎也比全款买车更加划算。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高息高返”业务因利息不透明,使得一些消费者背上高息债务。为了规范汽车金融业务发展,多地银行业协会近期自发签订自律公约,要求规范汽车消费金融“高额返佣”行为。

“高息高返”皆大欢喜?

“只要想买车,4S店销售人员就会极力推荐贷款买车,全款买车反而常常不受待见。”这一现象,不少有购车经历的消费者都有体会。

“贷款买车比全款买车更划算。”对于某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小李(化名)来说,这句话他几乎每天都在重复地对消费者说。

小李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消费者贷款10万元买车,还款周期为5年,返1.3万元,满两年可结清,等本等息,两年的利息在1万元左右,消费者能“赚”3000元。“对于我们来说,银行给我们返佣,我们再给消费者‘优惠’,车就好卖了。当然,我们也还能从中赚一点返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高息高返”也确有吸引力。“我贷了24万元,返3.5万元,前两年利息加起来是2.5万元,相当于赚了1万元。”现居山东济南的君君(化名)说。

上海白领楠楠(化名)一家本来有能力支付全款,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贷款购车。“返的钱覆盖了前两年的利息支出,车价也优惠了3000元。而且贷款买车,我们的本金可以再买两年的理财,还能再赚几千元。”

看起来,银行赚了利息,4S店赚了车钱,消费者赚了优惠。那么,这是一项三方参与、皆大欢喜没人亏的买卖吗?实则不然。记者了解到,消费者贷款购车想要“稳赚不赔”是有前提的。

“目前,大部分4S店推荐的是2年免息购车,在银行做5年的车贷,前2年的利息直接补给消费者,消费者在满2年后结清车贷,无利息和费用产生。不过,一旦超过2年,就要支付高额利息了。”小李说。

不仅如此,贷款买车后提前还款还可能产生违约金。

家住北京的北北(化名)在某4S店购车时,办理了60期(5年)分期贷款。销售人员承诺只需还款满12期,即可无任何违约金提前结清剩余本金,此条款也被写入了购车合同。但当北北想要提前结清时,却被贷款银行告知,需支付违约金才能提前还款。“‘踩坑’后才了解到,‘提前还款无违约金’要写进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写进与4S店的购车合同是无效的。”

对于银行而言,获利也有关键前提,重点同样也在“2年”上。

“银行赌的就是大部分消费者需要5年才能结清车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就能赚取后3年的高额利息。但如果消费者在2年期满就立刻结清车贷,对于银行而言,其返点后就几乎变成低息甚至零息贷款,是名副其实的赔本买卖。”小李说。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要面临的风险也不止于此。“有部分经销商为了拿到返佣,协助偿债能力较弱的客户虚报收入,或提供虚假资料等,这种无序竞争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小李说。

多地银行转向“低息低返”

事实上,除上述问题外,记者还了解到,诱导消费者贷款购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本来没想贷款买,但架不住销售人员的强烈攻势。虽然给了返点,但是后期仔细一算,并没完全覆盖掉利息,反而亏钱了。”有消费者对记者如此表示。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表示,汽车消费金融作为连接汽车产业与金融服务的重要桥梁,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繁荣和消费者金融需求的增长而迅速崛起。然而,高额返佣作为市场竞争的“潜规则”,不仅扭曲了市场价格机制,还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和经销商忽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服务,转而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向消费者推介高佣金汽车金融产品,进一步加剧了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在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的金融决策。而诱导消费者提前归还贷款,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甚至影响其信用记录。

近日,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在成都举行了《四川银行业信用卡汽车分期付款业务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自律公约》(以下简称自律公约)签约仪式,四川辖内4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并自发签署。

自律公约指出,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优化与汽车经销商合作模式,降低对客实际利率、合理确定佣金比率,要求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守行业自律要求,不得以高额返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真正通过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河南开封市银行业协会也于近日发布《开封市汽车消费金融业务自律公约》,明确要求做到“三个杜绝”:杜绝汽车经销商向客户推介高佣金汽车金融产品、杜绝经销商诱导消费者提前归还贷款、杜绝经销商扭曲消费者真实贷款意愿。

“自律公约的发布,是对这些乱象的有力回应。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汽车经销商等市场主体,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共同维护市场秩序。这不仅是对市场主体的约束,更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的重塑。通过规范金融销售行为,公约旨在消除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和违规操作,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汽车消费金融市场的公平、透明和健康发展。”袁帅说。

目前,已有银行叫停“高息高返”。据悉,自6月1日起,有国有大行开始停止购车分期“高息高返”模式,多地银行转向 “低息低返”模式,有银行将贷款返佣比例从15%调降至5%,年费率同步下调至3%。

不仅如此,提前还款政策也同步收紧,如延长提前还款免违约金期限(从“贷5满2”延长至“贷5满3”),并提高提前还款违约金比例——最高跳涨至10%。

“叫停早有消息,如今是真的来了,门店合作银行已经不再受理‘高息高返’购车分期进件了。”小李说。

叫停“高息高返”有何影响

“没有高返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可能导致车价上涨。短期内,消费者也需要时间去消化价格上的变化,车的销量也可能会下滑。”小李说。

“我定的车6月到货,5月底的时候被通知办不了高返了,我就把5万元的定金退了,想再观望一下后续的政策。”家住福建的豆豆(化名)表示,持观望态度的亲朋好友不在少数。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金融素养的不断提升,汽车消费金融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为汽车消费金融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消费金融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自律公约的发布,正是为这一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袁帅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银行车贷政策收缩后,或为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非银机构创造扩张的契机。非银机构可凭借审批灵活、产品多元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促进汽车金融产品多元化,倒逼行业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创新,长期或形成更细分的市场分工体系。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2406.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6月5日 下午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5日 下午1:50

相关推荐

  • 健合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业务更新

    4月10日,致力成为全球高端营养及健康产业领导者——健合(H&H)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合集团),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运营数据。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健合集团营收呈报增长10.4%至人民币31.7亿元。中国市场为集团营收的最大贡献者,增长达18.1%,占集团总收入的68.8%。 健合集团致力于提供全家庭营养健康产品与…

    2025年4月12日
    10000
  • 净利下滑超八成,华致酒行业绩增长失速

    (记者 周子荑 文/图)4月18日,酒类流通行业龙头华致酒行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降,且净利润降幅超八成。公司业绩增长失速背后反映了什么,其近来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能否奏效? 北京某华致酒行门店。 营收上市以来首降 净利润下滑超八成 华致酒行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94.64亿元,同比减少6.49%;…

    2025年4月21日
    10900
  • 产品要“三清” 资管信息披露拟出新规

    (记者 马文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规范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息披露行为。业内人士表示,资产管理新规旨在通过全周期信息披露和细化操作规范,着力构建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 产品要“三清” 办法共六章三十五条,对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息披…

    2025年5月29日
    4900
  •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8亿吨,同比增长3.0%

    文/张智 7月20日,国铁集团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9.8亿吨,日均装车18.24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0%、4.0%。铁路物流产品服务提质升级,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方面,持续抓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疆煤外运、晋南地区疏港铁矿石和东北粮食直达入关等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高效送达,助力迎…

    2025年7月21日
    1000
  • 探寻大厂“稳就业”创新样本|阿里巴巴启动全球AI人才招募 顶尖人才直通前沿技术攻关

    (记者 蒋永霞)一键生成电商带货视频,大模型精准洞察消费偏好——AI技术正在深度重构电商产业生态。在这场全球AI技术革命浪潮中,阿里巴巴吹响人才集结号。 记者最新获悉,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全球AI人才招募,旗下多个业务板块同步启动大规模科技人才招募计划,其中AI相关岗位占比接近五成,部分核心业务部门比例更高。 AI技术引领商业新变革 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

    2025年6月13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