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不建议90后交社保?90后还有必要交社保吗
在当代社会的财富叙事中,社保常被视作“人生安全网”的代名词——一种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基本保障。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90后这一代人,一个极具现实张力的问题悄然浮现:我们是否正陷入一场集体性的制度信任错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质疑——甚至公开讨论“要不要交社保”?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反叛,而是一次对制度公平性、个人回报率与未来确定性的深度审问。作为长期观察宏观经济与个体命运交织轨迹的内容创作者,我们必须穿透情绪化的表层争议,直面背后结构性的困境。
90后,是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夹心世代”。他们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却在步入职场的关键十年遭遇房价飙升、就业内卷与收入增长停滞的三重挤压。他们曾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却发现即便年入20万,也难以在一线城市安家落户;他们缴纳了近十年的社保,打开账户却看到个人账户余额不足五位数,而统筹部分的去向模糊不清。更令人焦虑的是,延迟退休政策箭在弦上,意味着他们可能要工作到65岁才能领取养老金,而那时的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预计仅维持在40%左右——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55%警戒线。换句话说,今天的90后若完全依赖社保养老,退休后每月能领取的金额,或许只够支付一套老破小的月租。
这种“高缴费、低回报”的现实落差,催生了强烈的制度怀疑。以一线城市为例,一名月薪1.5万元的90后职工,每月个人需缴纳养老保险8%(1200元)、医疗保险2%(300元)、失业保险0.3%(45元),三项合计约1545元,一年接近1.85万元。按此标准缴纳30年,个人累计缴费超过55万元。然而根据现行政策模型测算,其退休后每月养老金约为6000-7500元(视地区和工资增长而定),回本周期长达7.5至9年——这意味着必须活到75岁以上才能“赚回本”。而在医疗方面,尽管医保覆盖范围扩大,但自费药、高端治疗项目仍不在报销目录内,一场重大疾病仍可能掏空家庭积蓄。更关键的是,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挑战。2023年人社部数据显示,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已达6.4万亿元,而征缴收入为5.2万亿元,缺口依赖财政补贴和历史结余填补。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已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年轻劳动力持续外流加剧了区域失衡。这种“寅吃卯粮”的运行模式,让90后不禁发问:我们今天缴纳的每一分钱,真的能变成未来的安全感吗?
当然,否定社保并非理性选择。社保的本质是社会共济而非个人投资,它承担着托底弱势群体、调节收入分配、维系社会稳定的核心功能。对于低收入者、灵活就业者及家庭结构脆弱的人群,医保报销、工伤赔偿、生育津贴等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社保”,而在于现行制度是否适配新时代的风险图谱。90后面临的生存压力早已超越传统“养儿防老+单位兜底”的框架,他们需要的是更具弹性、透明度更高、个人账户可携带性更强的综合保障体系。比如,个人缴费部分应实现完全积累制,允许市场化投资增值;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账户流转平台,打破地域壁垒;引入“社保+商业保险”组合激励机制,对自愿补充养老险者给予税收优惠。此外,政府应定期公布社保基金精算报告,明确不同出生队列的预期领取年限与替代率,让公众基于真实数据做出理性决策。
更深层看,这场关于社保的争论,实则是90后对“系统承诺”的一次集体验票。他们不再盲目接受“你现在吃亏,未来会有补偿”的叙事逻辑,而是要求看见具体路径、量化回报与退出机制。这背后是整整一代人风险意识的觉醒——从房产信仰崩塌,到P2P暴雷,再到教培行业整顿,他们亲历了太多“确定性”如何瞬间瓦解。因此,与其简单批评年轻人“短视”或“自私”,不如将其视为制度改革的倒逼信号。一个健康的保障体系,不应依赖道德绑架来维持参与度,而应通过提升效率、增强互信赢得自愿加入。当90后开始计算“社保IRR”(内部收益率),说明他们已经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精算型参与者——这是进步,而非退步。
最终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保问题从来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代际契约的信任问题。当前制度设计中,80后补贴70后,90后补贴80后,而00后能否继续接棒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这种金字塔式的供养结构,在老龄化加速(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与少子化(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仅为2016年的58%)的双重夹击下,注定难以为继。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推动养老金体系从“现收现付为主”向“多支柱并行”转型,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账户,并通过国资划转、土地出让金补充等方式夯实第一支柱的财政基础。唯有如此,才能让90后既不必彻底抛弃社保,也不至于将其视为一场注定亏损的强制储蓄。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4400.html发布于 2025-09-18 15:44:2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