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干股与实股有什么区别 干股与实股的本质区别

gaaao 2025-11-20 09:48:52 19 抢沙发
干股与实股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持有者享有公司利润分配权,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和管理权,实股则是通过出资购买获得的股份,持有者享有公司的所有权、管理权和分红权等全部权利,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权利和责任的差异,干股持有者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对较小,而实股持有者则拥有对公司的全面控制权,并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干股和实股在投资方式和权益方面存在本质的不同。

2024 年,北京某科技公司技术骨干李某拿着《股权激励协议》傻眼了——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着"授予 15%干股",但公司破产时他不仅没分到钱,反而被供应商追着要求承担 60 万元债务!法院最终判决却让所有人都没想到:李某不用担责!这究竟是为什么?今天咱们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干股和实股的那些事儿彻底讲明白。

干股与实股的本质区别:一个是欠条,一个是房产证

咱们先打个比方:实股就像你全款买的房子,房产证上写着你的名字,你不仅能住(分红),还能卖(转让),遇到拆迁也能拿到补偿(剩余财产分配)。干股呢?本质就是公司给你打的一张分红欠条,能不能拿到钱全看公司脸色,更别说对房子(公司)指手画脚了。

法律层面的三大核心差异

对比项

实股

干股

身份认定

工商登记股东,受《公司法》保护

协议约定的债权人,本质是合同关系

权利范围

分红权+表决权+转让权+继承权

仅约定分红权(部分协议含增值权)

风险承担

以出资额为限承担公司债务

不承担经营风险,但可能因协议瑕疵扯皮

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处理的李某案就很典型:他持有的干股未登记工商,也没记载于股东名册,协议里只写了"享有分红权"。法院最终认定这只是债权性质的约定,所以不用像实股股东王某那样在认缴出资范围内承担 60 万元债务(案例来源:http://m.163.com/dy/article/KE09HHNC05566D8D.html)。

一张图看懂两者核心差异

干股实股区别图表

干股分红的两种模式:固定收益VS利润分成

很多人以为干股分红就是"按比例分利润",其实这里面门道可深了!咱们结合真实案例来看两种常见模式:

模式一:固定比例分红(最常见)

规则:直接约定"享有公司净利润 X%",不管公司赚多赚少都按这个比例分。

案例:深圳某餐饮连锁给店长授予 5%干股,协议约定"按门店年度净利润的 5%分红"。2023 年门店净利润 200 万元,店长拿到 10 万元分红;2024 年净利润降到 100 万元,分红也跟着缩水到 5 万元(华律网案例:https://www.64365.com/zs/958552.aspx)。

计算公式:干股分红=可分配利润×约定比例
(可分配利润=净利润-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

模式二:利润挂钩型分红(更灵活)

规则:设置业绩门槛,比如"净利润达 500 万才分红,500-800 万分 10%,超过 800 万分 15%"。

案例:杭州某科技公司给技术团队的干股协议就这么约定:

  • 净利润<300 万:不分红

  • 300 万≤净利润<500 万:分 8%

  • 净利润≥500 万:分 12%
    2024 年公司赚了 600 万,团队最终分到 600 万×12%=72 万元(律图网案例:https://www.lawtime.cn/wenda/q_54403424.html)。

股权分红示意图

关键提醒:不管哪种模式,一定要写清楚利润计算方式!某装修公司老板给设计师 10%干股,却在协议里玩文字游戏——"按毛利润分红",结果扣除 20 多项成本后,设计师忙活一年只分到 3000 块!

签干股协议必踩的三大坑(附避坑指南)

坑一:口头承诺等于废纸

上海某广告公司老板拍着胸脯说"给你 20%干股",结果盈利后翻脸不认账。员工告到法院,因为拿不出书面协议,法院驳回诉讼请求(法律快车案例:https://m.lawtime.cn/wenda/q_54896263.html)。

避坑指南

  1. 协议标题必须明确是《干股分红协议》

  2. 写明"乙方无需实际出资,凭本协议享有 X%分红权"

  3. 约定利润核算标准(如"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为准")

干股协议关键条款示例

坑二:没写退出条款,离职就清零

广州某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张某离职时,公司以"干股自动失效"为由拒绝支付当年 50 万分红。协议里果然有这条霸王条款!(找法网案例:https://wap.findlaw.cn/wenda/q_54510507.html)

避坑指南

  • 约定"离职后可享受在职期间的分红"

  • 设置成熟期:"服务满 3 年可获得 100%分红权"

  • 明确"公司回购条款":如离职时按净利润 2 倍回购干股

坑三:税务风险让你少拿 20%

干股分红属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必须缴纳 20%个人所得税!某餐饮连锁给店长发 10 万分红,直接转账没扣税,次年店长被税务局追缴 2 万税款+滞纳金(华律网税务案例:https://m.66law.cn/question/52471751.aspx)。

正确操作
公司代扣代缴,实际到手=分红额×(1-20%)
(企业股东可免税,但需满足"居民企业间直接投资满 12 个月"条件)

中小企业真实案例:干股激励的正确打开方式

案例 1:初创公司用干股留住核心人才

武汉某初创科技公司没钱发高薪,给 CTO 王某签了这样的协议:

  • 授予 10%干股,按年度净利润分红

  • 服务满 2 年可转为实股(办理工商登记)

  • 若公司 3 年内上市,干股自动转为等值股票
    结果王某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公司估值从 500 万涨到 2 亿,王某第 3 年成功套现 2000 万(巨中成名法网案例:https://www.jzcmfw.com/zixun/26031526.html)。

案例 2:家族企业用干股化解继承纠纷

浙江某服装厂老板老张想把生意传给儿子,但女儿也有贡献。最终方案是:

  • 儿子拿 60%实股(决策权)

  • 女儿拿 20%干股(仅分红权)

  • 每年从女儿分红里提 30%作为"家族基金"给老张夫妻养老
    既保证了公司控制权,又平衡了子女利益(律图网案例:https://www.64365.com/zs/3572547.aspx)。

实操工具包:干股协议核心条款模板

分红权条款(必写)

"甲方确认乙方享有公司 10% 的干股分红权,分红基数为公司年度审计净利润,每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上一年度分红支付。"

退出条款(必写)

"乙方离职时,可获得在职期间的分红;服务满 3 年者,公司应以 最近一期净利润 2 倍 价格回购全部干股。"

争议解决条款(必写)

"因本协议引起的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 公司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 诉讼解决。"

最后给创业者和打工人的三大建议

给老板:干股激励要像切蛋糕

  1. 总量控制:干股池不超过 30%,避免稀释控制权

  2. 分层授予:基层员工给"岗位干股"(离职收回),核心高管给"业绩干股"(可转实股)

  3. 动态调整:每年根据贡献增减比例,避免"一授了之"

给员工:签协议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公司为什么给我干股?是缺资金、缺技术还是缺资源?

  2. 分红怎么算?有没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支付时间?

  3. 万一出事怎么办?退出机制和争议解决方式写清楚了吗?

终极提醒:登记才是王道

记住这个黄金法则:干股转实股,登记是关键!一旦完成工商变更,你的权益就有了《公司法》的铁饭碗保护。但也要想清楚:实股意味着真正的股东责任,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说到底,干股和实股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的需求——是想要短期激励还是长期绑定,是追求稳定收益还是愿意承担风险搏一把。但无论选哪种,白纸黑字的协议永远是你的护身符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158.html发布于 2025-11-20 09:48:5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