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苦等43个月,募资却猛砍4.2亿!云汉芯城IPO背后的三重谜团

gaaao 2025-09-05 10:31:52 47 抢沙发
苦等43个月后,云汉芯城IPO终于启动,但募资额却意外猛砍4.2亿,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三重谜团:一是等待时间之久,二是募资额度的巨大变化,三是背后的原因尚不清楚,此次IPO的波折引发了市场关注和猜测,云汉芯城的未来走向也因此备受关注。

  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电子元器件线上交易平台,在经过长达43个月的IPO征程后,终于在2025年7月31日获得证监会的注册批文,拟登陆创业板。然而,这份迟来的胜利背后,却暗藏着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云汉芯城于2021年12月首次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历经两轮问询,于2023年11月成功过会,但直到2025年3月才正式提交注册,最终在7月获得批文。其IPO耗时远超市场预期,甚至可能打破无线传媒(301551.SZ)的纪录。这一过程中,云汉芯城究竟遇到了哪些障碍?为何迟迟未能完成注册流程?从其招股书变动及市场环境变化来看,答案或许并不简单。

  在最初的招股书中,云汉芯城计划募资9.42亿元,其中4.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在注册稿中,补流项目被彻底删除,募资总额缩水至5.22亿元,降幅达44.59%。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对其财务结构和资金需求的质疑。

  从财务数据看,云汉芯城的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2024年为30.8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其账面货币资金为1.30亿元,短期债务为0.92亿元,短期偿债能力较为稳健。此外,创始人曾烨与刘云锋在IPO前曾通过股权转让累计套现超1亿元。这些因素或许促使云汉芯城决定削减补流比例,以回应监管与市场的质疑。

  创业板对IPO企业的成长性要求极为严格。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4年修订)》,申报企业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应不低于25%。而云汉芯城在2022年至2024年间的营收分别为43.33亿元、26.37亿元、25.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88%,远未达标。

  虽然其2024年营收规模仍超过3亿元,可不适用复合增长率要求,但这一连续下滑的业绩无疑为其上市之路增添了不少不确定性。此外,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虽有回升,但能否持续仍需观察。

  除了营收下滑,云汉芯城的现金流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报告期内,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88亿元锐减至0.20亿元,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净额也持续为负,导致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连续两年为负值,反映出其资金链压力不断加大。

  这一趋势与其营收下滑密切相关,也可能与其平台化运营模式、客户结构及行业周期性波动有关。尤其在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整体面临下行周期的背景下,平台类企业更容易受到冲击。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高度分散,市场集中度极低。2022年,中电港以400亿元营收、2.34%的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而云汉芯城同期营收为43.33亿元,市占率仅为0.23%,排名行业第15.这反映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并不稳固。

  同时,该行业受半导体周期影响显著。近年来,受国际贸易摩擦、全球经济放缓、下游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云汉芯城在招股书中也承认,2023年业绩大幅下滑正是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

  作为一家自称“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的企业,云汉芯城并未涉足电子元器件的研发与生产,其核心业务仍集中于线上交易平台的运营。然而,其研发投入却长期处于低位。

  报告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云汉芯城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169.79万元、4898.57万元、4561.99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42%、1.86%、1.77%,整体呈下降趋势,且研发强度远低于科技类企业的平均标准。

  这意味着,云汉芯城在技术层面并未形成明显优势,其平台化运营模式更偏向于传统贸易的数字化升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平台”。在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其长期竞争力存疑。

  云汉芯城并非第一个面临成长性质疑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平台。与其同期申报创业板的华强电子网也曾成功过会并获得批文,但却在批文有效期内未能完成发行上市。原因同样是业绩下滑、成长性不足。

  华强电子网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48.96%,净利润下降46.65%,最终未能如期上市。这一案例为云汉芯城敲响了警钟:即使获得批文,若未能在有效期内顺利发行,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

  值得注意的是,云汉芯城在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出现回暖迹象。根据公司预测,1-3月营收预计为6.2亿~6.4亿元,同比增长9.58%~13.12%;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450万~1700万元,同比增长22.54%~43.66%。

  这一回升是否意味着行业周期已触底反弹?还是云汉芯城自身业务结构的调整发挥了作用?目前尚难下定论。但若其能在上市过程中维持良好业绩表现,或将有助于缓解市场的成长性焦虑。

  云汉芯城的案例揭示了一个现实:在注册制背景下,IPO审核虽已放宽,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性和财务健康度的要求并未降低。尤其在创业板这样一个强调“成长性”的板块,营收下滑、现金流紧张、技术投入不足等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上市进程和市场认可度。

  对于云汉芯城而言,获得批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能否在批文有效期内顺利发行?未来业绩能否持续回暖?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自身地位?这些问题仍需时间来验证。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3203.html发布于 2025-09-05 10:31:5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