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机关披露某公司拍摄大量敏感信息,违法拍摄触碰国家安全红线
国安机关发现某公司涉嫌违法拍摄大量敏感信息,严重触碰国家安全红线,这一行为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将依法依规对涉案公司及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提醒广大企业和个人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近日,国家安全机关公开披露一起危害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某测绘公司通过违法分包项目,安排人员在未履行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在敏感部位周边非法测绘,拍摄到数百张涉及机密级、秘密级军事秘密的高清照片,给我国军事安全埋下重大隐患。这起案件再次敲响警钟:无人机虽已成为生产生活的常用工具,但一旦触碰国家安全红线,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事件的曝光源于群众的及时举报。不久前,国家安全机关接到群众反映,有人在某敏感部位周边操控无人机开展测绘活动,行为可疑。接到举报后,国安干警迅速介入调查,很快锁定了涉事主体 —— 一家承接山地测绘项目的测绘公司。经查实,该公司在承接项目后,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相关规定,违规将项目违法分包给另一家测绘公司。而负责具体测绘任务的周某,在接到工作安排后,既未主动核实项目地周边是否涉及敏感区域,也未按照《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要求履行审批报备手续,便径直携带无人机前往目的地开展测绘作业。正是这一系列漠视法规的操作,让无人机在测绘过程中直接飞向项目地周边的敏感目标,拍下了大量禁止拍摄的敏感信息。
调查结果令人心惊。国家安全机关查明,周某此次非法测绘共拍摄了数百张高清照片,内容全面覆盖敏感部位的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围栏防护、房屋车辆等关键信息。更令人担忧的是,存储这些照片的笔记本电脑中还检测出大量病毒,存在极高的数据外泄风险。经专业机构鉴定,这些看似普通的航拍照片,实则涉及机密级、秘密级军事秘密。国家安全机关相关负责人指出,此类敏感信息一旦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获取,可通过专业技术分析研判出军事设施布局、防御体系等核心机密,对我国军事安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幸的是,在国安干警的现场警示教育下,周某终于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严重性,当即彻底删除了所有储存的涉密照片。经专业部门复核确认,该批敏感照片尚未发生泄露,成功避免了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事件发生后,国家安全机关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启动测绘领域违法分包专项整治行动,以该案件为突破口,全面排查行业乱象,进一步规范测绘行业市场秩序,筑牢国家安全的行业屏障。国家安全机关强调,测绘行业直接关系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坚守法律底线,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勿因一时疏忽或侥幸心理触碰国家安全红线。
我国多部法律法规早已对相关行为划定明确红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军事禁区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定位、描绘和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九条指出,中标的测绘单位不得向他人转让测绘项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更是细化要求,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组织飞行活动需提前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申请,同时严禁利用无人机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等涉密场所,禁止非法获取、泄露国家秘密或违法向境外提供数据信息。这些法律法规并非 “一纸空文”,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任何漠视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查处。
国家安全无小事,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其在地质勘探、灾害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国家安全防护的重点关注对象。国家安全机关特别提示,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勿随意操控无人机进入敏感区域、拍摄敏感目标。如发现使用无人机违法拍摄重点敏感场所、军事目标区域、装备设施等可疑线索,应第一时间通过 12339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反映。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联防联控,才能织密国家安全防护网,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399.html发布于 2025-11-21 10:06:2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