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什么要暂停房贷?普通人该怎么办,三个应对策略
银行暂停房贷是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避免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引发风险,对于普通人来说,应对策略包括:一是保持理性,避免恐慌性购房;二是关注政策变化,适时调整购房计划;三是多渠道了解信息,做好资金规划,面对暂停房贷的情况,普通人需要保持冷静,审慎应对。
2025年4月,北京购房者王先生在申请二手房贷款时被建设银行客户经理告知:"目前二手房贷款业务暂时停办,您可以试试其他银行。"同一时间,上海、广州等地多位购房者反映,平安银行、北京银行等突然收紧房贷审批,部分支行甚至暂停受理新申请。这波突如其来的停贷潮,让不少准备买房的人措手不及。
为什么在房贷利率创下3.07%历史新低的当下,银行反而不愿意放贷了?这背后其实藏着银行的"生存焦虑"和房地产市场的深层变化。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揭开这个谜团,看看银行到底在怕什么。
利润空间被压缩:做房贷不如买国债
"现在做房贷业务就是给央行打工。"某股份制银行个贷部经理私下吐槽。这句话道出了银行暂停房贷的第一个核心原因:不赚钱了。
2025年5月,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已经降到3.5%,而银行实际发放的房贷利率更低——全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07%,部分城市如苏州、广州甚至低至3%。
但银行的资金成本并没有同步下降。目前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大约在2.8%-3.2%之间,再加上人工、网点运营等成本,做一笔房贷的实际利差可能不到1%。有银行高管直言:"现在放房贷的收益,还不如买国债来得稳定。"
更要命的是,2025年银行的其他贷款业务收益不错。比如面向小微企业的经营贷利率能达到3.6%左右,消费贷利率普遍在4%-6%。在有限的资金额度下,银行自然会把钱投向更赚钱的领域。
监管红线卡脖子:房贷额度用完了
2025年,北京银行突然暂停二手房贷款,让很多购房者不解:"我资质没问题,为什么不给贷?"答案可能很简单:银行的房贷额度用完了。
2020年底出台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给不同类型的银行设置了房贷占比上限。比如中资中型银行(包括平安银行、北京银行等)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不能超过27.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不能超过20%。
以平安银行为例,2023年其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已经达到18%,接近20%的红线。为了不触碰监管红线,平安银行只能放慢房贷审批速度,甚至在部分城市暂停房贷业务。
某城商行信贷审批负责人透露:"现在每个月房贷额度都是按天分配,月初松一点,月中就开始收紧,月底基本停贷。"这种"额度管控"导致很多符合条件的购房者也贷不到款。
坏账风险上升:抵押物不值钱了
2024年杭州某城商行发生了一起典型案例:2021年高位发放的一笔房贷,抵押物是一套价值500万的公寓。2025年借款人断供,银行拍卖房产时只拍出360万,相当于当初评估价的72%。这笔贷款让银行损失了近百万。
这个案例折射出银行暂停房贷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抵押物不值钱了。数据显示,2024年重点城市房产估值平均下调8.3%,部分三四线城市跌幅甚至超过15%。
更让银行担心的是不良贷款率的攀升。2025年一季度,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已经升至0.45%,虽然绝对值不高,但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12个百分点,增速明显。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当发现房贷的风险在上升,而收益在下降时,最理性的选择就是收紧放贷标准,甚至暂停部分高风险地区的业务。
市场分化加剧:好城市抢着贷,差城市没人要
"不是所有城市的房贷都停了,而是分化越来越明显。"某国有大行信贷部人士解释道。2025年银行暂停房贷不是一刀切,而是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非核心区域。
以北京为例,五环内的优质学区房贷款依然好批,但远郊区县的二手房贷款就可能被拒。这种分化背后,是房地产市场的深刻变化——人口持续向核心城市聚集,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流失和库存高企的双重压力。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9月,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4.5%和26.3%,而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银行作为"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典型,自然会把信贷资源投向更安全的区域。
对购房者的影响:首付提高、审批变严、利率优惠取消
银行暂停房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购房者贷款更难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付比例提高:部分银行将二套房首付从40%提高到60%,并且不接受"接力贷""合力贷"等变通方式。
审批材料更严:现在申请房贷需要提供6个月以上的社保缴纳明细,个体户还要补充纳税证明,甚至有的银行会核查近一年的银行流水真实性。
利率优惠取消:以前常见的"基准利率打9折"已经消失,现在普遍是"基准利率+30BP"起步,优质客户才能拿到基准利率。
最麻烦的是组合贷用户。公积金贷款审批现在要等3个月,商贷部分又可能遇到银行突然停贷,很容易出现"两头不靠"的尴尬局面。
普通人该怎么办:三个应对策略
如果你正在买房或者计划买房,面对银行暂停房贷的情况,可以试试这三个办法:
第一,转战外资银行。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的房贷业务还在正常开展,虽然要求账户日均存款50万以上,但对于资质好的客户,审批反而更快。
第二,关注政策动态。2025年5月央行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跟着政策走,选择有政府背书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会相对容易。
第三,调整购房计划。如果不是急需买房,可以先观望一段时间。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期,房价稳中有降,晚半年买房说不定能省几十万。
本质:银行在"排雷",房地产市场在转型
说到底,银行暂停房贷不是简单的"惜贷",而是在房地产市场转型期的"排雷"行为。过去二十年,银行靠房贷业务赚得盆满钵满,但也积累了不少风险。现在通过暂停部分房贷业务,银行正在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风险敞口。
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短期内购房需求会受到抑制,部分高杠杆房企可能面临资金链压力;机遇在于,这会倒逼房地产市场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买房是人生大事,一定要量力而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要警惕高杠杆购房,毕竟银行已经开始"排雷"了,你可别成为那个"雷"。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796.html发布于 2025-11-24 09:26: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