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家不断收到中国游客取消通知,日本多产业遭遇"中国市场冲击波"
日本商家频繁收到中国游客取消通知,导致日本多个产业受到中国市场冲击波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游客开始减少赴日旅游,对日本的旅游业、餐饮业和零售等多个产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商家面临订单减少、收入下降等问题,一些企业甚至陷入困境,这一趋势对日本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的余波正在持续发酵。据央视新闻报道,这一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举动不仅在日本国内引发反对声浪,更直接导致中国赴日旅游订单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东京银座一家经营了三代人的茶室里,老板山田正对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弹出的取消通知叹气——过去一周,他已经收到27份中国游客的行程取消申请,其中包括4个总人数超过150人的旅行团订单。"原本这个季节应该忙着接待赏枫的中国游客,现在预约本上全是红笔勾画的取消记号。"山田的语气里透着焦虑。

这种焦虑正在日本旅游业蔓延。在东京浅草寺附近经营和服租赁生意的佐藤告诉记者,11月上旬的中国游客预约量同比减少了63%,"我们店里80%的客人都是中国人,现在每天开门连水电费都赚不回来"。冲绳国际通商业街的礼品店老板金城则指着空荡荡的货架苦笑:"往年这个时候,中国游客最喜欢买的黑糖点心和琉球玻璃制品早就补货三次了,现在仓库里的库存还能卖一个月。"
中国游客的缺席正在动摇日本旅游业的根基。日本观光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中国内地赴日游客已达820.31万人次,占日本国际游客总量的24.7%,持续保持日本第一大外国游客客源地地位。更关键的是消费能力——2024年访日外国游客消费总额8.13万亿日元中,中国游客贡献了3.48万亿日元,占比高达42.79%。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11月20日发布的紧急报告指出,若中国游客持续减少,未来12个月日本旅游业将损失约2.2万亿日元收入,这相当于日本实际GDP的0.36%。
"中国游客支撑着日本旅游业的半壁江山。"日本旅行社协会理事田中修一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直言不讳。他算了一笔账:中国游客在日人均消费约20万日元,是欧美游客的1.8倍、东南亚游客的2.3倍。在北海道小樽,一家以中国游客为主要客源的哨子馆负责人透露,中国游客不仅购买玻璃制品,还会预订温泉酒店和海鲜料理,"一个10人的旅行团,在小樽停留两天就能创造超过100万日元的消费"。
旅游业的寒冬只是开始。在东京大学农学部的研究室里,中国留学生小林最近收到了导师的特殊"关照"——询问是否考虑延期毕业。"教授说如果明年中国新生减少,我的研究补助可能会受影响。"小林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在日中国留学生达123485人,占日本留学生总数的36.7%,其中东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比例更是高达67.8%。这些学生不仅支付每年约80万日元的学费,还带动了语言学校、留学生公寓、二手书店等周边产业发展。新宿区一家留学生公寓的经营者透露,其75%的住户是中国学生,"如果生源减少,我们至少要关闭三栋宿舍楼"。
文化产业同样感受到刺骨寒意。11月25日,日本东映动画突然宣布,原计划12月在中国上映的《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将无限期延期。这是继《工作细胞:细胞大作战》《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之后,第三部宣布暂缓在华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中国市场对日本影视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年中国引进的20部日本电影创下21.9亿元票房,其中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更是在中国狂揽7.91亿元,远超其在日本本土的54亿日元(约合2.68亿元人民币)票房。
"中国市场已经从'重要补充'变成'核心支柱'。"日本电影制作人协会专务理事佐藤伸介在今年初的行业论坛上曾这样断言。他当时预测,2025年日本电影在华票房有望突破30亿元,占海外总票房的比例将提升至45%。但现在,这个数字可能要打上对折。更严重的是产业链影响——上海一家负责日本电影引进的文化公司透露,已经暂停支付三部待引进影片的版权预付款,涉及金额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26日紧急召开的"对华经济关系紧急会议"上,旅游业、教育业、文化产业代表纷纷呼吁政府正视问题。会议公布的内部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对日本的重要性已渗透到各个领域:2024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相当于日本汽车出口额的18%,中国留学生贡献的教育收入超过日本动漫产业海外销售额,中国市场的日本电影票房是其北美市场的2.3倍。
这场由错误言论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让日本经济付出沉重代价。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报告警告,如果中日民间交流持续遇冷,到2026年3月财年结束时,日本实际GDP增长率可能因此下降0.5个百分点。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与旅游业相关的东急观光、JAL日本航空等股票过去两周累计跌幅均超过15%,日经旅游指数创三年来最大单月跌幅。
"我们用了十年时间才重建中国游客市场,却可能在一句话之间失去它。"日本观光振兴会会长二阶俊博在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的感叹,道出了许多日本从业者的心声。在京都清水寺门前,穿着传统服饰的艺伎们依然保持着微笑,但她们身边举着相机的中国游客身影,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疏。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2740.html发布于 2025-11-27 14:32:3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