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兰仕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涵盖拆胎机、平衡机、举升机等核心设备以及冷媒回收加注机、气动抽接油机等养护设备。作为一家国际化布局的企业,巴兰仕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还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地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
然而,这家企业在IPO进程中却面临多重挑战,尤其是在营收结构和可持续性方面的质疑成为焦点。根据招股书披露,巴兰仕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占比高达74%以上,且主要以贴牌模式为主。这意味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高度依赖境外品牌商,而自身品牌的曝光度和终端用户的直接认知度较低。一旦主要贴牌客户因经营不善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订单减少,公司业绩将面临显著波动甚至大幅下滑的风险。
从数据来看,巴兰仕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44亿元、6.43亿元、7.94亿元及5.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呈现较大波动,分别为6056.45万元、3003.55万元、8055.36万元及6935.42万元。特别是2022年的利润下滑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对此,巴兰仕解释称,截至2025年2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2.70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1.33%,表明需求并未出现大幅下滑迹象。但监管层仍要求进一步说明业绩可持续性,并评估是否存在因贸易政策或市场需求变动而导致客户流失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巴兰仕对俄罗斯市场的依赖也成为一个潜在隐患。报告期内,公司对俄罗斯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保持在10%-11%之间,但由于外汇管制影响,结算方式发生改变,这一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此外,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外销区域的贸易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公司未来的境外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外部依赖问题,巴兰仕的内部管理也暴露出一些疑点。例如,公司与部分经销商的合作模式存在争议。尽管巴兰仕强调其对经销商的销售属于买断式销售,但有部分经销商实缴资本较小、参保人数较少,且期末库存持续上升。这引发了监管层对其是否存在资金体外循环或通过返利政策调节业绩的质疑。对此,巴兰仕回应称,相关经销商的实际员工人数多于参保人数,对外销售规模高于注册资本,同时返利计提金额逐年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经销商销售任务完成率提高所致。
更值得关注的是,巴兰仕与其关联方的交易关系复杂。例如,铂锐汽车作为公司主要经销商之一,其销售毛利率自2021年的15.40%快速上升至2023年的25.04%,远超其他经销商平均水平。而另一家关联方意中意则在2023年底集中确认收入,其中12月29日当天确认的收入占比高达30.51%。这些异常现象让监管层怀疑是否存在突击销售行为或利益输送嫌疑。
此外,巴兰仕的历史股权代持问题也曾引发关注。2024年9月,全国股转公司曾因公司在申请挂牌期间未披露股份代持事项而对其进行口头警示。尽管巴兰仕声称已清理所有历史代持问题,但其实际控制人夫妇蔡喜林、孙丽娜双双享有匈牙利永久居留权的事实,以及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相近、无控股股东的现状,都为其治理结构增添了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巴兰仕虽然在汽车维修检测设备领域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但其高度依赖外销贴牌、关联交易存疑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使其IPO进程充满挑战。未来,公司需要在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优化客户结构以及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实现业绩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