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纤(600889.SH)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工艺”)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这一举措标志着南京化纤将彻底告别传统化纤业务,转向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领域,为公司未来发展开辟新路径。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交易的核心是南京化纤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与控股股东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工集团”)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进行等值置换,同时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形式补足差额部分。重组完成后,南京化纤的主营业务将从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等传统化纤产品转向高附加值的滚动功能部件领域,这不仅意味着业务结构的重大调整,也预示着公司在产业升级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南京工艺作为一家成立于1952年的老牌企业,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根据收益法评估结果,南京工艺预计在2025年至2029年间实现年均营收增长率约2%,净利润则稳步提升至近6000万元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还设定了明确的业绩承诺:新工集团、新工基金及机电集团共同承诺,南京工艺的投资性房地产在2025年至2027年分别实现不低于2319.45万元、2433.62万元和2562.33万元的租金净收益;技术类无形资产同期的收入分成额亦有明确目标。这些具体指标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盈利预期,也为交易的可行性增添了保障。
然而,南京化纤近年来的经营状况却为其转型之路增添了几分紧迫感。自2021年起,公司连续四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超过9.7亿元;而扣非净利润更是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高达16.6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进一步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2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63.26%和63.37%。长期的亏损压力迫使南京化纤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点,而此次收购南京工艺正是其摆脱困境的重要尝试。
回顾历史,南京化纤并非首次尝试通过资本运作改善业绩。2020年底,公司曾以3.89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越科51.91%股权,期望借此提振盈利能力。然而,标的公司未能兑现业绩承诺,反而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亏损3270.49万元和1183.79万元,直接拖累南京化纤当年计提商誉减值2.49亿元,导致巨额亏损。这一失败案例无疑让市场对南京化纤本次重组方案投以更加审慎的目光。
尽管如此,南京工艺的稳健财务表现和明确的业绩承诺为本次重组注入了更多信心。与上海越科不同,南京工艺不仅具备成熟的技术积累和稳定的客户基础,更拥有清晰的增长路径。特别是在高端制造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滚动功能部件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市场前景广阔。南京化纤若能成功完成此次重组,或将借助南京工艺的资源优势,逐步扭转当前的经营困局。
二级市场上,南京化纤股价在重组消息公布后低开震荡,截至发稿时下跌1.03%,报收17.25元/股。虽然短期内市场反应平淡,但随着重组细节逐步落地以及南京工艺未来业绩释放,投资者信心有望逐步恢复。
总体来看,南京化纤此次重组不仅是业务结构调整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其摆脱长期亏损泥潭的关键布局。在宏观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南京工艺的加入或将成为南京化纤实现涅槃重生的重要契机。然而,如何确保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如期达成,仍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一大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密切关注后续整合进展及实际运营效果,将是判断此次重组成败的关键所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