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鹏科技(沪市代码:603488)近期的市场表现和股东减持计划引发了广泛关注。5月15日早盘,展鹏科技大幅低开,盘中一度跌近8%,最终跌幅收窄至6.72%,报8.74元/股,总市值仅剩25.52亿元。这一走势与前几日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在5月8日至14日的短短5个交易日内,该股斩获了3个涨停板,并于14日收盘创下年内新高9.37元/股。
然而,就在股价创新高的当晚,公司发布了一则重磅公告:股东奚方、丁煜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751.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其中,丁煜持有903.06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09%),几乎为“清仓式”减持。消息一出,市场情绪迅速降温,不少股民在股吧中抱怨:“大股东趁着股价高位跑路,砸盘太狠。”
从基本面来看,展鹏科技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并不乐观。作为一家专注于电梯配套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公司,展鹏科技于2017年登陆上交所,发行价格为7.67元/股。然而,最新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其经营状况正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69亿元,同比下滑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996.39万元,同比暴跌87.8%。更令人担忧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竟亏损1642.83万元,同比锐减129.33%。
进入2025年后,展鹏科技的颓势仍未改善。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5.86%至5424.13万元,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287.73%,达到-1512.6万元。这是展鹏科技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一季度亏损。对此,公司解释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电梯板块收入下降以及子公司领为军融因行业特殊性导致项目验收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计划并非偶然事件,而是与公司当前的经营困境密切相关。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股东选择高位套现,无疑加剧了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尽管公司在公告中强调,本次减持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市场的反应显然表明,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
从数据对比来看,展鹏科技的现状与行业整体趋势存在一定偏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电梯产量同比增长约5%,显示出行业的复苏迹象。然而,展鹏科技却未能从中受益,反而陷入营收和利润双降的泥潭。这可能与其客户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不足有关。
综合来看,展鹏科技的股价波动和股东减持计划折射出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脆弱性。一方面,短期内股价受消息面影响较大,波动剧烈;另一方面,长期来看,若无法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公司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短期市场情绪的同时,更需警惕基本面风险,理性决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