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第35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南阳市残联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南阳市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方面的努力,还通过典型案例和场景化展示,传递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理解、尊重与支持。
活动现场,两位残疾人自强典型——韩德宝和杜春怀的事迹宣讲成为一大亮点。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身残志坚”的精神内涵。特别是来自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的杜春怀,作为一名刻砚手艺人,他曾获得南阳玉雕奖,并在家乡开办培训班,免费教授其他残疾人雕刻技艺。杜春怀表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门技能,让他们能够拥有健康的家庭和幸福的生活。”这种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体现了助残理念的升级,也彰显了南阳市在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的创新实践。
除了事迹宣讲外,当天的活动还包括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健康义诊、辅具适配、才艺展示及法律咨询等环节。这些内容既注重即时帮扶,又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为残疾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数据显示,近年来南阳市持续加大残疾人保障力度,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工作机制,确保残疾人两补(困难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就医、就学、养老等政策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超过80%的持证残疾人享受到了相关福利政策,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南阳市残联还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计划,打造残疾人就业“四季行动”品牌,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例如,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以及鼓励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等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据统计,2022年南阳市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达5000余人,同比增长近30%,充分证明了助残工作的实效性。
此外,南阳市残联坚持服务为本,不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一方面,持续优化康复、教育、托养照护等领域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日常生活。比如,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残疾人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南阳市残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残疾人生命财产安全,更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助残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它向全社会发出了呼吁: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正如杜春怀所说,“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份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激励更多人投身助残事业的强大动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