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奋达科技因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未及时披露及回购股份费用财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再次受到监管关注。5月19日,深交所向奋达科技及相关当事人发出监管函,明确指出公司控股股东及董事长肖奋、总经理谢玉平、财务总监肖晓、董事会秘书周桂清在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具体来看,2023年11月至2025年3月期间,奋达科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肖奋累计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955.98万元。尽管截至2025年3月,上述资金占用的本金及利息已全部归还,但这一行为仍违反了相关法规,反映出公司在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上的不足。此外,公司对回购股份费用的财务核算不规范,进一步导致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从监管角度来看,奋达科技的行为显然触犯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中的多项条款。公司及高管人员未能恪尽职守、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公司治理结构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此,深交所提醒公司及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与公平。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实控人的董事长肖奋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双重角色,其资金占用行为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质疑。这种特殊身份的叠加,无疑加剧了公众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问题的关注。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奋达科技近年来业绩波动较大。2021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68亿元、28.74亿元、28.91亿元和31.4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7.81%、-31.04%、0.58%和8.76%;同期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883.07万元、1.05亿元、4465.14万元和9709万元,同比变动幅度为-99.17%、1091.44%、-57.56%和117.44%。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82%和84.07%,显示出一定的复苏迹象。然而,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股份的现象却为公司未来发展蒙上阴影。
根据公告,截至3月6日,控股股东肖奋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88亿股,其中累计质押股份达3.27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4.93%。如此高的质押比例主要源于资金周转及为企业融资增信的需求,而还款来源则依赖于自有资金、投资分红、资产处置等多渠道筹措的资金。
与此同时,2024年以来,奋达科技接连遭遇大股东减持。例如,格力金投及格金六号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571.03万股,持股比例降至不足5%;杨明焕则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多次减持,持股比例从5%以上降至4.82%。值得注意的是,杨明焕所持股份最初来源于控股股东肖奋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的协议转让,这使得市场对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性产生担忧。
综上所述,奋达科技此次被出具警示函和监管函,不仅暴露出公司在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短板,也反映了实控人与上市公司利益纠葛的复杂性。未来,公司需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合规意识,以重塑投资者信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