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电信正式商用5G-A套餐,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迈向新的里程碑。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用户也陆续在手机上看到了5G-A信号。这一升级不仅意味着更快的网速、更广的覆盖范围,还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5G-A(5G Advanced)是5G向6G演进的重要过渡阶段,可视为5G技术的增强版。相比传统5G网络,5G-A在速率、时延、定位精度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以下载速度为例,在5G-A网络下,用户可以体验到最高3Gbps的下行速率,相当于平均2Gbps的速度。这意味着一部13.7GB的电影只需约54秒即可完成上传或下载。此外,5G-A支持毫秒级时延与厘米级定位精度,这为无人机、智能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用户体验角度看,5G-A的普及并未增加流量消耗或费用负担。业内人士指出,流量使用量主要取决于用户行为,而非网络类型。以中国电信为例,其推出的三档5G-A套餐分别为199元/月、299元/月和399元/月,不同价位对应不同的速率和服务内容。对于已有存量套餐的用户,还可通过加装包灵活选择按月或按次订购5G-A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要享受5G-A带来的高速体验,需满足三个条件:终端设备支持5G-A功能、开通相关流量包以及处于5G-A基站覆盖范围内。近年来,三大运营商持续加大5G-A网络建设力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在31个省份部署了测试网络,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规模。2024年,中国移动率先实现全球首个规模商用5G-A网络,RedCap技术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中国电信则在121个城市部署近7万座基站;中国联通也在300个城市完成载波聚合部署,实现下行万兆、上行千兆的超高速率。
展望未来,三大运营商将继续深化5G-A布局。中国移动计划投入近百亿元用于智能化改造超过40万个基站;中国电信自2025年起开展友好客户体验活动,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中国联通则明确将在2025年底前于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实现全面商用。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5G-A网络的普及,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5G-A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消费端,还对产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凭借更高的连接密度与更低的成本,5G-A能够支持全场景千亿连接,涵盖工业级高速互联至无源物联网等多种模组形态。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5G-A结合北斗/GPS卫星导航系统及地面基站,可实现车辆亚米级甚至厘米级定位精度,为自动泊车、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其大带宽、低时延特性也为扩展现实(XR)、裸眼3D等前沿技术提供了可靠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速推进5G-A及6G技术研发,确保我国在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根据规划,2025年将进入5G-A深化阶段,重点提升通信感知一体化、人工智能融合及非地面网络(NTN)等关键技术能力。随着5G-A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