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申请限消邓氏阿嬷手作:5 万赔款拒付引强执,网红奶茶品牌陷双重侵权困局
一纸限制消费令,让顶流明星迪丽热巴与网红奶茶品牌 “邓氏阿嬷手作” 一同站上舆论风口。10 月 9 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最新文书显示,因广州旺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拒不履行网络侵权案的判决义务,迪丽热巴方正式申请强制执行并获法院支持,该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黄森已被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这场始于肖像权侵权的纠纷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事件的源头要追溯到去年年底的一场庭审。2024 年 12 月,企查查信息显示,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以肖像权、姓名权被侵犯为由,将广州阿嬷手作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广州旺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诉至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该案于 2025 年 2 月正式开庭审理。法院审理查明,被告在运营旗下 “邓氏阿嬷手作” 品牌期间,未经任何授权许可,就在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线上平台的宣传物料中,公然使用迪丽热巴的肖像及姓名进行商业推广,其行为已构成明确的网络侵权。
2025 年上半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广州旺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侵权行为成立,判令其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肖像及姓名物料,并向迪丽热巴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支出共计 5 万元。然而判决生效后,涉事公司并未主动履行赔付义务。直到 8 月 14 日,迪丽热巴方申请强制执行,该案才正式进入执行程序,但即便面对法院的强制执行通知,该公司仍摆出 “躺平” 姿态,拒绝支付赔款,这才有了 10 月 9 日的限制消费令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邓氏阿嬷手作首次陷入侵权纠纷。此前,广西知名茶饮品牌 “阿嬷手作” 已将广州旺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诉至法院,指控其 “邓氏阿嬷手作” 品牌在门店招牌、产品包装、菜单设计等核心环节均使用 “阿嬷手作” 字样,且装修风格、产品命名(如米麻薯、荔浦芋圆等经典单品)、员工着装等均与广西阿嬷手作高度雷同,极易造成消费者混淆误认。法院审理后认为,两者在文字构成、服务类别和消费群体上高度重合,被告的模仿行为已超出合理借鉴范畴,最终判令其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计 65 万元。
一边是接连两起侵权案累计 70 万元的赔偿判决,一边却是资本市场上的高调扩张。公开资料显示,邓氏阿嬷手作号称 “源自台湾的手作奶茶品牌”,主打 “纯天然食材与传统工艺结合”,品牌故事中还融入了 “思乡情怀” 等情感元素。2024 年,该品牌完成 5000 万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由年年有余资本领投;2025 年又斩获众璟投资控股的亿元级 B 轮融资,资本加持下还与顺丰物流达成战略合作,搭建起华北供应链中枢,并宣称成为马达加斯加、布隆迪大使馆指定奶茶品牌及泰国皇室御用产品。这种 “一边侵权一边扩张” 的反差,让不少消费者感到错愕。
从法律层面看,此次限制消费令的力度不容小觑。根据法院裁定,广州旺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黄森将被禁止实施一系列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包括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这意味着,涉事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法定代表人的个人生活都将受到实质性约束。
在业内人士看来,邓氏阿嬷手作的侵权行为并非个例,而是茶饮行业 “流量焦虑” 下的典型乱象。数据显示,近年来茶饮行业商标侵权和肖像权纠纷年均增长 37%,多数中小品牌为快速起量,不惜采取 “搭便车”“仿大牌” 等短视手段。而明星肖像权侵权案的赔偿金额通常在 2 万至 50 万元之间,相较于动辄数百万的正规代言费,低成本侵权成为部分企业的 “冒险选择”。但从实际后果看,郑爽等案例已证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不仅会面临限制消费,还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企业品牌形象和长远发展造成致命打击。
值得关注的是,迪丽热巴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始终态度坚决。仅 2025 年 10 月,其团队就针对两起侵权案申请强制执行,分别涉及名誉权侵犯和肖像权侵犯,均因被告未履行致歉及赔偿义务而启动法律程序,其中一起案件判决被告赔偿 6 万元经济损失,另一起则要求被告置顶致歉 7 天并赔偿 2.8 万元。法律人士指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肖像权和姓名权具有较高商业价值,此类维权案件的密集出现,不仅是个人权益的保护,更是对商业诚信体系的维护。
截至发稿,邓氏阿嬷手作官方尚未就限消令事件作出公开回应,其官方小程序仍正常运营,但部分网友已表示 “不会再光顾侵权品牌”。有律师分析,若涉事公司仍拒不履行赔偿义务,下一步法院可能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其财产等进一步执行措施,甚至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届时对品牌的打击将更为沉重。
这场纠纷也给蓬勃发展的茶饮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资本扩张和流量变现的同时,合规经营才是品牌长久生存的根基。无论是 65 万元的商标侵权赔偿,还是 5 万元的肖像权赔偿,都在提醒市场参与者:知识产权不容侵犯,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6071.html发布于 2025-10-12 09:29:0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