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15万就能买华为高阶智驾!尚界H5炸场:18小时狂揽5万单,比亚迪慌了?

gaaao 2025-08-27 08:30:32 82 抢沙发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引发市场热潮,仅需投入15万即可购买,尚界H5的发布引起市场疯狂反应,仅18小时内便售出五万单,这一趋势似乎让比亚迪等竞争对手感到压力,市场格局或将因此发生重大变化。

  8月25日,鸿蒙智行智界、问界新品发布会的聚光灯下,一场关于竞争与格局的无声较量正在上演。现场屏幕上,宝马、奔驰、特斯拉、小米的产品身影频繁闪现,作为对比项接受着审视,然而站在台前的余承东,发言中却鲜少提及这些竞品的名字,尤其是小米,几乎成了被刻意避开的存在。他甚至主动提及:“原来他们(同事)准备的视频是跟友商多个竞品去对比,我觉得这样不太好。”这份难得的“低调”,在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你追我赶、动辄“隔空喊话”的喧嚣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15万就能买华为高阶智驾!尚界H5炸场:18小时狂揽5万单,比亚迪慌了?

  这场看似收敛锋芒的发布会,却丝毫不影响其信息量的密集释放。余承东一口气公布了3款车型共15个SKU的价格,更在发布会的尾声,预告了九月即将登场的3个新产品,吊足了市场的胃口。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50万级别的问界M9.自2023年12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已达22.6万台,稳稳占据该价位段连续17个月的销冠宝座;而上市仅87天的尊界S800.大定量便轻松突破12000台,这个数字几乎与奔驰S级一整年的销量相当。这些亮眼的成绩,是鸿蒙智行实力的直接体现,也为这场“低调”的发布会奠定了坚实的底气。

  然而,在光鲜的销量数据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也逐渐清晰: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的90万台车辆中,竟有75万台来自“问界”品牌。这意味着,在鸿蒙智行这个日益庞大的“家族”中,问界的“一家独大”与其他品牌的发展不均衡,已成为摆在余承东及整个鸿蒙智行体系面前的关键课题。如何让旗下的五个品牌——智界、问界、享界、尚界,以及未来可能加入的更多“界”——都能实现良好发展,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站稳脚跟,共同撑起鸿蒙智行的大旗,这不仅关乎产品策略,更与组织架构、运营效率、多方协同等深层次问题紧密相连,是余承东团队当前最需深思的“真问题”。

  从产品维度审视,本次发布会的主角无疑是“智界双七”——新款智界R7与S7.但平心而论,这两款车型的升级幅度并非颠覆性的“换代”。用户能够直观感知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智能辅助驾驶硬件的强化,例如引入了固态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一系列更先进的感知设备;外观上新增了独特的配色,并配备了醒目的“智驾小蓝灯”;同时,还发布了诸如隔窗对话等提升交互体验的功能。整体而言,这更像是一次常规的年度小改款。

  真正牵动市场神经的,是其价格的调整。智界R7的主销SKU,即大电池增程单电机版本,起售价相比老款下调了3万元;而智界S7的各个SKU,相比2025款(老款)也有3-4万元的降幅。余承东在公布价格时,甚至半开玩笑地表示:“尹总(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这次是下决心‘出血’了。”这句玩笑话背后,折射出的是市场竞争的残酷现实与智界寻求突破的决心。

  销量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智界R7自去年9月上市初期,曾凭借新鲜感和华为赋能的光环,在前4个月保持着月销过万的“小爆款”态势。但好景不长,今年春节后,智界R7的销量出现明显滑坡。根据智界汽车官方发布的数据,智界全系(包括R7、S7两款车型)今年上半年的累计交付量仅为46600辆,这一数字与当初的市场预期以及竞品的表现相比,显然未能尽如人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然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各大品牌对用户的争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产品配置和价格比拼,更延伸到了产品质量、销售体系、售后服务乃至整个组织能力的综合较量。

  也正因如此,若深入剖析这场发布会,属于智界的“正餐”,或许并非“双七”车型的发布,也不是中途惊喜亮相的品牌大使刘亦菲,而是在产品正式登场前,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那番意味深长的发言。尹同跃在台上郑重宣布,奇瑞与华为的合作将正式迈入2.0时代,为此,奇瑞将投入超过百亿的专项资金,并组建一支5000人的专项团队,他特别强调,这标志着智界将进入“由华为公司全面主导的纯血鸿蒙时代”。一个尤为突出的变化是,奇瑞将为智界成立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公司,这意味着智界品牌在奇瑞体系内的权重和自主运营权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另一个关键的调整是,奇瑞将为智界配备专门的设计与研发团队,并计划建设专属的智界用户中心。这一举措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鸿蒙智行旗下的“五界”品牌已拥有10款在售车型(包含预售车型,同一车型的纯电和增程版本在此合并统计),如此众多的车型,普通的“鸿蒙智行”门店根本无法实现全面展示。每个品牌自建独立的用户中心,不仅能让销售资源更加集中,也能为用户提供更为精细和专属的服务体验。

  同时,独立的运营体系也能有效避免智界的销售目标与奇瑞内部其他产品线产生不必要的竞争或微妙的利益冲突。此前,就有小红书网友反映,在智界某门店的线上直播中,曾出现销售人员向用户推销奇瑞旗下其他品牌车型的情况。尹同跃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现在奇瑞集团所有的资源都要向智界项目“倾斜、让道和鼓掌”,这番表态无疑是给智界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显示出奇瑞内部对智界项目的空前重视。

  由此可见,鸿蒙智行的合作模式,绝非外界简单理解的华为“出标”、车企“代工”那么轻松,它需要合作双方都倾注足够的资源、信任与配合。奇瑞此次的内部调整,也证明了其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熵减”运动,旨在重新梳理内部架构,以更好地适应并推动鸿蒙智行模式的发展。尹同跃在发言的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听华为的没错。”这句简短有力的话,既是对双方合作关系的肯定,也透露出奇瑞在智界项目上寄予的厚望与决心。

  市场的反馈迅速而积极。发布会结束后的24小时内,智界便迫不及待地公布了销量成绩单——“双七”新款车型的大定量累计突破10000台。这一成绩,无疑是对奇瑞与华为合作2.0时代以及智界品牌调整最直接的肯定。

  这场发布会上发布的另一款重磅产品,是问界M8纯电款。在定价策略上,除六座版入门款纯电车型比增程车型贵1万元外,问界M8的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的价格做到了基本相同。“油电同价”,这是问界M8从增程市场向纯电领域扩张时祭出的核心策略,意在降低用户的选择门槛。

  除了价格上带来的惊喜外,关于M8纯电版产品本身的介绍,记忆点并不算十分突出。一些智能辅助驾驶、主动安全功能的演示,也多是以M8纯电版本为载体进行的技术宣导。余承东在介绍时着重强调“问界全系开启ADS4时代”,这意味着即便是此前已购买问界车型的老用户,也将逐步通过OTA升级方式获得最新的智驾版本推送,这对于提升用户粘性和品牌口碑至关重要。

  回望过去几年,可以清晰地看到余承东为了将问界品牌推向市场前沿,在发布会上创造了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场面 ”,那些激情澎湃的演讲至今仍被车迷津津乐道。而现在,问界似乎已经度过了需要“创始人摇旗呐喊”的阶段。即便只是和智界“拼盘”举办一场发布会,新品依旧能够实现“大卖”——上市24小时后,问界M8纯电版的大定量同样突破了10000台。

  这份从容与自信,首先源于30-50万价格区间内消费者对问界品牌已建立起足够深厚的认同。问界M8增程版如今周销稳定在5000台以上,M9更是长期占据50万以上高端市场销冠地位,这些实打实的销量就是问界最好的“活广告 ”。也难怪余承东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感慨:“如果能用一个品牌卖所有车,就不用重复五遍从0到1建立品牌的工作、造五个‘界’了。”虽然这只是一句略带调侃的无奈之言,但也从侧面印证了问界品牌的成功。

  如今的问界,已经展现出一种成熟品牌应有的气度与实力。它不再需要过多的喧嚣与炒作,凭借稳定可靠的产品力和不断迭代的智能体验,就能赢得市场的持续青睐。某种程度上讲,问界比它在增程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理想汽车,似乎更早一步接近了李想本人曾经期望达到的传播境界——即便没有盛大的发布会,产品直接开卖也能取得不俗的销量成绩。问界下一款即将推向市场改款M7.据悉也将采用这种与其他品牌“拼盘”发布的形式,这无疑是对其品牌力的又一次自信展示 .

  发布会的尾声,惊喜依旧不断。享界全新旅行车S9T以及华为与上汽集团携手打造的“尚界”品牌,先后登台亮相,为这场发布会画上了圆满且充满期待的句号。其中享界S9T最大的产品亮点在于其巧妙地融合了轿车的操控性能与SUV的装载能力,并通过CDC+空气悬挂等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车辆的通过性。官方数据显示,享界S9T自开启预售以来,预定量已成功突破20000台,展现出旅行车细分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渴望。

  而尚界品牌的横空出世及其首款车型H5 16.98万元的预售价,则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引发热烈讨论。考虑到通常正式发售价会比预售价有1-2万元的下调空间,华为此次似乎是下定决心要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下探到15万元以内的主流市场。

  据余承东介绍,尚界H5将搭载华为最新的ADS 4.0智能驾驶系统,高速、城区和泊车等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全部支持,并且会配备192线激光雷达(这一配置大概率会出现在高配车型上)。这意味着,在15万-20万元这个此前主要由传统燃油车和部分入门级新能源车占据的价格区间,消费者将首次有机会以相对亲民的价格体验到以往只在高端车型上才配备的高阶智驾能力。

  目前,在15万-2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零跑和小鹏两家新势力品牌表现最为抢眼,位居月交付量榜单前列。其中,主打增程路线的零跑汽车,7月份交付量已突破5万台;而以智能化为核心卖点的小鹏汽车,同月交付量也上升至3.6万台。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刚“出生”的尚界给出的第一份答卷却令人侧目:上市仅18小时,预订单量便超过5万台。这一成绩不仅远超行业对新品牌新车的普遍预期,也充分显示了市场对华为智驾技术下放的高度认可和强烈需求。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比亚迪曾以“全民智驾”为主题,发布了旗下“天神之眼”的三版智驾方案,一度引发了关于“什么是高阶智驾”的行业口水战。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一哥”,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如今尚界首款产品以如此高规格的智驾配置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亮相,无疑会给比亚迪带来实实在在的市场压力,也将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普及与成本下探。

  尚界H5计划于十月国庆前正式开启交付。据《36氪》报道,尚界方面已向其供应链合作伙伴释放了年销40万辆的备料计划,这一数字背后,是尚界对自身产品力和市场潜力的巨大信心,也预示着其将成为该细分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至此,鸿蒙智行旗下的五个品牌——智界、问界、享界、尚界,连同更早之前的傲界(虽然目前信息相对较少,但整体布局已然清晰),已经成功完成了从16万元到110万元价格区间的全面覆盖。在这个庞大的产品矩阵中,有些品牌如问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成为了各自细分市场的佼佼者;有些品牌如智界正在通过深度调整和资源倾斜努力追赶;而像尚界这样的新晋者,则一起步就展现出“爆款”潜质,憋着一股劲要在主流市场分一杯羹。

  然而,无论每个品牌当前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其中的故事都远比外界看到的更为复杂和深刻。鸿蒙智行的品牌与产品,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贴上“华为”商标那么轻松。它涉及到华为与各个车企伙伴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乃至组织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每一个“界”的诞生与成长,都是一场对传统汽车产业合作模式的勇敢探索与创新。

  从最初与赛力斯合作打造问界品牌的筚路蓝缕,到如今与奇瑞、北汽、江淮、上汽等多家主流车企携手共建鸿蒙智行“朋友圈”,华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重新定义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产业分工与合作范式。这个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问界的崛起;也有需要不断磨合与调整的挑战,如智界初期面临的销量压力与奇瑞内部的架构调整。但无论如何,鸿蒙智行体系的逐步完善和产品矩阵的持续丰富,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华为正以其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深度赋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的更高阶段迈进。这场多方参与的产业变革,其最终的走向和影响,无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期待。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2004.html发布于 2025-08-27 08:30:3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