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小米YU7还没摸到就被催全款,李肖爽一句“核实”能否平息众怒?

gaaao 2025-08-27 08:23:13 59 抢沙发
小米YU7手机在尚未供消费者接触体验的情况下,便要求全款支付,引发消费者不满,面对众怒,李肖爽表示正在核实情况,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尚不清楚其核实结果能否平息消费者不满情绪。

  8月27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微博回应了一位YU7准车主的诉求,将该品牌再度推至舆论焦点。车主称,自己被要求在车辆下线7天内付清尾款,但车辆运输尚需5天,真正留给他验车和付款的时间只有2天,又恰逢无法抽身的日程。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交付专员明确表示,若不按时付款将直接取消订单,连官方客服也未能协助更换交付服务人员。他唯一的请求,不过是像“多数人”一样,享受到店后7天内付款的常规待遇。

小米YU7还没摸到就被催全款,李肖爽一句“核实”能否平息众怒?

  李肖爽的回应十分简洁:“我们会认真对待,核实情况。”语气虽稳,却难以完全消解公众心中的疑问。事实上,这并非小米汽车首次因尾款支付节奏引发争议。此前就曾有用户反映,在车辆还未正式下线时,就被要求七日内结清尾款,否则定金作废。这种操作与行业通行的“提车时支付尾款”规则明显相悖,也不免让人质疑:是否小米汽车正通过财务手段规避交付风险?

  对此,多位北京小米汽车销售人员对外解释,所谓“提前付尾款”仅针对部分特殊用户——例如曾提出延迟交付、或表现出提车意愿不强的客户;还有那些在办理金融分期过程中配合度较低,流露出“不想提车”意图的人。换句话说,这一政策更像是一道风控闸门,试图在交付环节之前,筛掉那些可能“违约”的准车主。

  但从消费者视角看,问题远非“风险控制”四字所能轻易化解。付了定金、等了数月,却在最后阶段被要求提前支付全款——哪怕车辆还未抵达门店、甚至未完成检测,这种体验无疑削弱了消费者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正如那位求助的准车主所言:“我并不是不想付款,我只是想要合理的验车时间。”

  纵观整个汽车行业,尤其是新势力品牌,交付一直是被极度关注的敏感环节。从供应链配送到资金流管理,从用户沟通到售后支持,任何一个细节失控都可能演变成品牌危机。小米作为跨界者,从手机到汽车,从线上到线下,每一步皆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也正因如此,它在执行交付流程时更需注重用户情绪的体察与响应。

  事实上,这类事件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单次交易纠纷,更是一种新型客户关系与传统交付模式的摩擦。当用户期待更透明、更自主的消费流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权力天平正在悄然调整。如何既保障企业运营的效率与安全,又不伤害消费者的基本信任,成为所有新造车企业必须面对的长期课题。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尚未对外进一步披露事件核实进展或是否调整相关付款政策。公众仍在等待,一个更具温度、也更负责任的回应。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2003.html发布于 2025-08-27 08:23: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