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女承父业,九洲药业与“台州帮”的资本往事

访客 2025-11-25 16:01:17 53713 抢沙发
女性继承父业,九洲药业与“台州帮”之间有着深厚的资本渊源,九洲药业由创始人艰苦创业,逐渐发展成为业内翘楚,其中不乏女性的身影,这些女性继承者在父辈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将家族企业发扬光大,九洲药业与台州资本群体紧密相连,共同书写了一段充满奋斗与传承的资本故事,这段历程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力量,也体现了台州帮在业界的深厚底蕴和影响力。

《投资者网》蔡俊 

悄然间,九洲药业(603456.SH,下称“公司”)完成内部交接班。 

受市场瞩目的是,本轮实控人家族的父女财富传承,背后蕴含多个资本故事,包括“台州帮”进京,曾一度冲上资本市场的热搜。 

其实,公司在股价高点期间也接连多次资本运作。但伴随押注业务不如预期,曾被机构追捧的公司也在重新审视发展路径。简言之,资本是一把双刃剑,能挥斥方遒也能刺痛“神经”。 

交接与切割 

11月,九洲药业公告创始人花轩德因年事已高,将持有的控股股东中贝集团42.5%股权、一致行动人台州歌德10%股权全部转让给两位女儿花莉蓉、花晓慧。调整后,花轩德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公司实控人变更为花莉蓉、花晓慧。 

这场家族代际的交接,意料之中但突如其来。早前,花轩德就卸任董事长职务,并交由长女花莉蓉,逐步淡出日常管理。次女花晓慧也在公司内摸打滚打,先后任职销售部、产品发展部等部门。2020年,花式家族以16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338位,成为台州首富。 

换言之,公司内部权力的交接是一场系统性铺垫。但发生在此时此刻,恰逢“台州帮”后院起火之际。 

10月,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逮捕。花轩德与徐晰人同为台州老乡,后者的财富崛起之路颇为神秘。徐晰人起步于渣打银行上海浦西支行,时任浙江业务部主任,后创业新优势集团,花轩德持股该集团并担任董事。 

2024年,新优势集团收购仅斥资3300多万元获得市值近40亿的北大医药22.22%股权,徐晰人成为公司实控人。“台州帮”展现超高财技入主的北大医药,此前实控权流转于方正集团、平安等大财团。但浙商进京后,北大医药的人员、资产、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困扰徐晰人,内部一度爆发激烈的高层调整。 

据财新报道,10月徐晰人与女秘书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准备出境时,被重庆警方当场带走,涉案理由为涉嫌职务侵占罪。携带的行李箱中除现金外,还藏着北大医药的公章。随身携带疑似是徐晰人为出境后仍能处理相关资产,但这枚公章也成为了侵占公司利益的关键物证之一。 

因此,花轩德此时与上市公司快速切割,引起市场兴趣和猜测。 

精准的三步走 

花轩德的财富构筑历程,分为上市增值、跨界布局、家族传承等三步。每一步走来,其精准踏准每一个时代风口,而当时代落幕危机四起前,花氏家族实现逃离平稳完成权力交接。 

2014年,九洲药业登陆上交所。上世纪90年代,花轩德以还是乡办企业的制药厂为基础组建公司。彼时,药物中间体国产化大行其道,公司借机迅速整合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将产品远销海外。2008年,医药外包业务兴起,花轩德又以此为转型锚点,成功把公司从单一的原料业务发展为多元化企业。 

2021年,公司凭借CDMO业务踩中市场触角,市值来到峰值近360亿元。资本市场向公司抛去鲜花的同时,花氏家族顺势展现资本运作的长袖善舞。 

同年,公司完成定增,募资净额9.9亿元,用于四大研发与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资金夯实的公司,同期收购康川济医药、Teva杭州工厂等。后续,公司还变更未使用资金的用途,用以收购山德士制剂工厂。 

2023年,公司再度完成定增,募资净额24.88亿元,用于CDMO生产基地和原料药建设。换言之,在资本市场最高光的时刻,公司以资本撬动产能建设和收购。连续运作期间,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 

坐拥巨大的财富之际,花轩德参与跨界投资新优势集团,由此涉足北大医药的重组。其实,这笔投资的成功不在于拿到多少收益,而是精准逃离。今年2月,花轩德的投资平台转让全部持股。后续台州老乡卷入风暴眼,花轩德的及时退出使其避开了这场漩涡。 

从台前到幕后,花轩德的运筹帷幄总能踏准风口、逃顶危机。一系列帷幕落地后,花氏家族的财富传承悄然间完成。 

从高处跌落 

无论如何在资本市场碾转腾挪,九洲药业的立身之本仍在业务。过往几年投入心力的CDMO业务,事后也成了分水岭。 

其实,CDMO业务在国内有梯队之分。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等长期在第一梯队,前两家2024年反应釜容量分别为3.8万升、2.1万升。同期,公司未披露规模。 

本质上,反应釜容量是CDMO产能的关键前提,而产能带动业绩,业绩推动市值,市值决定梯队。由此,一条“产能—业绩—市值”的资本逻辑形成。 

围绕该链路,公司的发展重心就此展开。2021年,公司以超2亿元收购Teva杭州工厂。标的主营CDMO生产,尽管2020年亏损超3000万元,但市场普遍认为收购不仅能打破公司捉襟见肘的产能,还可带来订单。 

这笔交易与押注CDMO业务,日后被证明是一次路径偏差。2024年,公司终止部分CDMO业务,共涉及12个小分子项目。同时,公司力推多肽/核酸业务,并针对性做出组织架构调整。报告期内,公司成立TIDES事业部,平行于制剂事业部,明确形成“砍CDMO、保多肽”的战略倾斜。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6亿元、7.48亿元,各自同比增长4.92%、18.51%。尽管业绩保持增速,但市值已从超350亿元降至约200亿元左右。核心逻辑,在于“产能—业绩—市值”的开端出现瑕疵。 

传导至资本端,2023年公司定增发行价为38.29元/股,包括广发基金、国泰君安等超20明机构认购。解禁后,公司股价跌至30元/股以下,持有机构实质浮亏。 

而且,回溯公司接连收购的资产,如今部分已成为负担。2024年,公司对两家标的增加商誉计提,其中就包括2022年收购的康川济医药。 

归根结底,花氏家族在内部完成财富传承与权力交接,但既往押注CDMO业务的经历让公司走出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再精准的设计,也终究抵不过本质业务发展偏差所带来的波动。(思维财经出品)■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2333.html发布于 2025-11-25 16:01:1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71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