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原地解散,自动驾驶难迎春天
近日,毫末科技宣布原地解散,引发了业界对于自动驾驶发展的新一轮思考,这一事件似乎预示着自动驾驶领域尚未迎来期待的春天,尽管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毫末科技的解散或许暗示着行业内的竞争愈发激烈,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仍需更多努力。
据多位知情人士爆料,曾估值超百亿、融资数十亿元的明星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已于2025年11月24日(周一)突然通知全体员工:即日起无需到岗上班,具体赔偿方案尚未公布。
这家由长城汽车孵化,并获得高瓴资本、高通等重量级机构投资的智驾企业,在经历账户冻结、工资停发、核心高管接连出走后,最终陷入“原地解散”的绝境,波及300–400名员工一夜失业。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曾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长城汽车、首钢基金、高瓴创投、九智资本等,估值曾超过10亿美元。
事实上,危机早有征兆。早在2024年底,毫末智行已进行过一轮大规模裁员,主要涉及市场、公关、行政、人力等职能岗位,裁员比例高达50%。彼时公司尚以“保障量产项目交付”为由,保留了乘用车辅助驾驶研发团队,但L4级别低速无人小车业务线已被大幅削减。
然而,这一“节流”举措并未扭转颓势。进入2025年后,董事长张凯、技术副总裁艾锐、产品副总裁蔡娜相继离职,11月初内部信中虽强调“全员要有危机意识”,但IPO计划(原定2025年港股上市)早已悄然搁浅。
毫末智行的基因,深深烙印着“百度Apollo”的印记。
其CEO顾维灏曾是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Apollo核心创始成员,主导百度L3级自动驾驶业务;公司初期近70%的工程师来自Apollo团队,覆盖感知、决策、高精地图三大核心技术模块,并沿用了百度标志性的“数据闭环”研发体系。
可以说,毫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车企子公司,而是一场由前百度骨干在长城体系内发起的“L3再创业”。
有谁还记得,当年在北京五环路上,李彦宏坐在一辆无人车的副驾驶上侃侃而谈,而当时坐在主驾驶位置的,就是顾维灏。
然而,这场再创业最终未能跑通商业化路径。毫末同时押注乘用车高阶辅助驾驶(NOA)、低速无人配送车、Robotaxi等多个赛道,资源严重分散,却始终未能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型。
在车企普遍压缩智驾投入、资本市场对L4长期回报失去耐心的背景下,毫末的“技术理想主义”难以为继。
更值得警惕的是,毫末并非孤例。就在数月前,同样背靠百度Apollo技术体系的极越汽车(由百度与吉利联合打造)也陷入“事实性解散”:8月董事会爆发激烈内讧,CEO与CFO公开决裂;随后员工直播讨薪、“女主播被当场通知公司倒闭”的心酸一幕引发全网关注。
极越曾高调宣称是“Apollo L4技术首次量产落地的乘用车品牌”,搭载ADFM决策引擎、VTA视觉大模型等全栈自研能力,却被现实的资金链断裂击得粉碎。
毫末与极越的接连崩塌,暴露出一个残酷现实:“旧百度模式”正在遭遇系统性信任危机。 这一模式以技术驱动为核心,迷信数据闭环与算法领先,却长期忽视车企的成本约束、用户的实际体验,以及商业化落地的真实节奏。
当行业从“讲技术故事”转向“算经济账”,那些缺乏造血能力、过度依赖股东输血的Apollo衍生项目,便首当其冲。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自身也在悄然转型。近年来,“Apollo”作为统一技术平台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聚焦Robotaxi运营的“萝卜快跑”。后者虽取得一定规模效应,但仍未实现盈利。
而真正从Apollo体系走出并走向资本市场的,反而是远赴海外的小马智行(Pony.ai)与文远知行(WeRide)——其创始人彭军、楼天城、韩旭均为百度无人车早期核心成员。就连国产智驾芯片龙头地平线,其创始人余凯也曾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的奠基人之一。
结语:体面退场,还是时代告别?
毫末智行的猝然离场,不仅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失败,更是长城汽车与高阶智驾战略的一次痛苦“断舍离”;它更像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揭开了百度Apollo生态在商业化浪潮中的集体困境。
曾经,Apollo被视为中国自动驾驶的“黄埔军校”,人才与技术辐射整个行业。但如今,当“技术信仰”撞上“商业现实”,当“数据闭环”敌不过“现金流闭环”,Apollo系公司正经历一场残酷的出清。
毫末与极越的溃败,或许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时代的句点——那个仅靠技术光环就能赢得资本与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
未来的智驾战场,不再属于“最聪明的算法”,而属于“最懂车、最会算账、最能活下去”的玩家。
Robotaxi 是不是属于智驾的最后一片净土?我们尚不清楚。
毫末和极越的教训很清晰:没有商业落地的合理路径,再强的技术都是幻影。
而百度若想重掌话语权,恐怕得先回答一个问题:除了输出人才,还能输出什么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2330.html发布于 2025-11-25 16:00: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