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低价合金饰品致癌物超标9000多倍,皮肤过敏只是小事

gaaao 2025-11-24 10:48:26 15 抢沙发
近日,有关低价合金饰品致癌物超标的问题引发关注,据报道,某些低价合金饰品中的致癌物质超标竟高达9000多倍,而皮肤过敏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这一发现提醒消费者,购买饰品时需谨慎,避免选择低价、质量不可靠的产品,以免受到健康风险,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精致的项链、闪亮的耳饰、时尚的手链……这些合金饰品凭借其高颜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也成为许多人展示个性的一种方式。低价"网红爆款"和"大牌平替"等营销话语充斥着市场,但你是否曾想过,这些外表美丽的饰品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隐患?近日,"廉价首饰 致癌物超标9000多倍"词条冲上热搜,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近日接诊了几位患者,他们都因长时间佩戴合金饰品引发了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过敏炎症反应,经医生确诊为"首饰性皮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科主任医师李厚敏解释道:"首饰性皮炎是指接触首饰以后发生的皮炎,当金属接触我们皮肤以后,尤其是在跟我们的汗液、油脂分泌的成分接触,时间长了以后,在一些特应性体质的人当中,过敏体质的人当中,就会造成接触的地方因金属长期刺激,产生一些过敏反应,甚至也有一些毒性反应等。"

  医生介绍,首饰性皮炎的发生与饰品的材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镍、镉等重金属成分,这些物质常常是导致过敏的罪魁祸首。市面上,不少饰品宣称使用金银材质,但实际上可能含有其他不易察觉的重金属成分,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在佩戴后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之一。

  为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记者前往广州、长沙、安徽等地的饰品批发市场展开调查。记者发现,许多饰品并非按克数定价,而是以"堆"来批发。在一些摊位上,手镯的批发价普遍只有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项链和手串价格大约在几十元到一二百元左右,而一些耳钉的批发价格低至一元钱。

  "这是什么材质的?"记者在广州一家饰品商铺询问。店员回答:"铜镀24K金,铜镀银。"记者继续追问:"拿货多少钱?"店员热情地说:"这种很好卖,16块8.19块8.两个批发价。"记者注意到,一些消费者挑选耳钉时,特别关注与耳朵接触部分是否是银针,因为银质材质能够降低过敏和感染的风险。

  在长沙一家饰品商铺,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耳饰。"耳饰是怎么卖?"记者问道。店员回答:"那种只有几块钱一对,三五块钱一对。"记者质疑:"这三五块钱的能保真吗?"店员信誓旦旦地说:"都是纯银针,你放心。"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一种名为"沙金"的饰品十分畅销,款式各种各样,酷似足金首饰,价格却只有几十元。

  记者调查发现,在多个电商平台及带货直播间,售价几十元的饰品,在产品介绍中写道"洗澡洗手不掉色",并反复提示消费者是镀18K金。在一些商铺的产品页面下方,工艺一栏中明确标注了该饰品使用了"常见的镀层材质,包括黄金、铑、K金"等。这些表面镀层看似金光闪闪,给人一种高端的印象,但它们的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非常大。很多消费者因为其外观和价格的优势,往往忽略了材质的真正成分。

  不少商户表示,他们销售的每一款首饰都符合标准,无毒无害。商家宣传的镀金、镀银饰品,是否真能达到其承诺的品质标准?是否安全无毒?为此,记者随机从线上线下的20家商铺购买了21件样品,并送往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分析。

  在行业标准中,对镀金、镀银饰品的金银覆盖层厚度有明确要求。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材质中心贵宝室副主任吴嵩介绍:"金覆盖层厚度0.5微米以上的称为镀金覆盖层饰品,银的覆盖层厚度在两微米以上的包括两微米,那可以称为镀银饰品。"

  检测发现,在21件样品中,多达17件饰品的金银镀层厚度根本未能达到标准要求。一款"镀银"手镯,银镀层的厚度仅为0.24微米,远低于标准的2微米,差距超过8倍。而另一款商家宣传为"镀金"的手镯,其金镀层的厚度仅为0.03微米,远低于标准要求的0.5微米,差距更是高达16倍。吴嵩表示:"目前初步测试下来,金黄色的这些首饰产品,它金的覆盖层的厚度普遍是比较低的,一般都是在零点零几微米的级别,如果达不到金覆盖层的厚度,那么就不能称为镀金产品。"

  检测还显示,这17件饰品的主要成分为铜、锌、镍等合金元素。严格来说,这些产品根本不能算作商家所宣称的"镀金镀银首饰",而应归类为普通合金饰品。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消费者出现耳部皮肤红肿、瘙痒、刺痛等不适症状,往往是由于首饰中的镍元素超标。而记者所购买的样品中,确实发现了一副耳环产品,镍的含量竟超标近3倍。上海市质检院有限公司轻化所检测室主任左莹解释:"镍是一种致敏性金属元素,约有15%到20%的人群是对镍元素是过敏的。"

  令人震惊的是,来自广州一家饰品批发市场的一副耳钉样品,虽然明确标注了这个耳钉是S925银,但经过检测发现这批饰品抽样检测表面主要成分元素跟"银"没有丝毫关系,并且还出现了镉元素超标的问题。镉是一种一级致癌物,且该样品中的镉元素含量竟然超标了9000多倍。左莹强调:"镉金属的含量达到了9.28×10的5次方毫克每千克,相当于是92.8%的含量,按照我们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金属镉的含量小于等于100毫克每千克,也就是说这款饰品超过标准值的9000多倍,镉是一种一级致癌物,在人体里面长期累积,不容易代谢,长期暴露会引起癌症的风险。"

  专家介绍,商家选用含有一级致癌元素镉,以及有过敏原的镍元素作为合金材料,首先是材料价格低,成本低,其次是这类合金材料,加工性能较好,容易做成外观精美的饰品,耐腐蚀性能也比较好,不容易氧化变色。

  调查发现,除了部分产品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个别商家为了提高销售,还采用了其他手段,误导消费者。在一些饰品上,记者注意到常见的"999"和"S925"印记,这些标识通常意味着金的纯度达到99.9%,而银的含量为92.5%。然而,记者送检的合金首饰,尽管标明了"足金""足银",但其实际金银含量极低。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商家明知这些饰品并不符合贵金属标准,却依然在合金首饰上刻上金银标识。合肥某批发市场商户直言:"你像我们这上面都是有标有记的,所有的后面都有S925银字样的。这是有性价比的,有银子的,但是你和客户介绍的时候,你就讲这是纯银的就可以了。"部分商家还虚假标注贵金属印记,制造视觉假象,甚至拿出所谓的检测报告和鉴定证书进一步误导消费者。

  专家提醒,镀金镀银饰品经过长时间佩戴磨损后,可能暴露出内层合金材质,进而带来健康隐患。左莹解释:"这些镀层在经过长期佩戴磨损以后,会裸露出里面的一些基材,这些基材当中含有这种镉镍这些有害元素的话,也会导致人体的过敏,甚至一些健康的风险。"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无可厚非,但在选择低价饰品时,一定要小心材质虚标和重金属超标的潜在风险。理性看待价格与价值的匹配,是避免购买劣质饰品、保护自身健康的关键。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饰品,确保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守护公众健康。在购买饰品时,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查看产品检测报告,不要被低价和华丽的外表所迷惑,毕竟健康比美丽更重要。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849.html发布于 2025-11-24 10:48: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