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领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内饰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近期在北交所的上市申请审核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公司不仅拥有国内外30余家主机厂的供应链资源,还在资本市场上展现出多次尝试登陆不同板块的决心与韧性。从2015年新三板挂牌到如今转战北交所,通领科技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企业在资本市场战略调整中的深思熟虑。
在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中,通领科技就实际控制人认定准确性及控制权稳定性问题作出详细回应。通过《一致行动协议》的签署背景、时间及主要内容等信息的披露,公司明确了项春潮及其子项建武、XIANG JIANWEN(项建文)为共同实际控制人的合理性。这一认定基于公司章程、董监高提名及“三会”运作等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关于创新特征的具体体现,通领科技展示了其在与整车厂同步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在产品外观设计、结构优化及工艺方案完善等方面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不依赖于客户提供的图纸或参数。这种深度参与的能力不仅巩固了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为行业提供了技术升级的范例。此外,公司已积累多项核心技术及专利,并能够同时满足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对内饰件的需求,展现了其技术储备与市场适应能力。
从市场空间与竞争格局来看,通领科技凭借齐全的内饰生产工艺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装饰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外销市场的开拓上,公司通过战略性选择高毛利率的境外项目,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为9.44%,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43.26%。亮眼的业绩表现得益于报告期内多个定点项目的量产落地,如大众Atlas、雪佛兰科罗拉多皮卡以及新款大众Jetta车型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量产推动了公司境外收入的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通领科技将业绩增长归因于持续的战略布局而非偶发因素驱动。面对境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公司主动放弃部分低毛利率项目,集中资源开发高附加值的境外市场。这种精准的战略调整不仅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来看,通领科技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深耕,逐步构建起稳定的客户网络和竞争优势。此次冲刺北交所IPO,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也为同类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借鉴意义。通过清晰的实控人认定、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稳健的业绩增长,通领科技向市场展示了其成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潜力与决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