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争相布局 小鹏汽车宣布将推出第五代人形机器人

(记者 雷珂馨 赵熠如)近日,小鹏汽车宣布将于2026年内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第五代人形机器人。事实上,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主流车企通过自研、投资、合作研发等路径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有关机构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车企争相布局 小鹏汽车宣布将推出第五代人形机器人
随着音乐舞动的人形机器人吸引参观者。(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小鹏将推第五代人形机器人

5月21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小鹏的目标是在2026年年内能够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根据规划,小鹏第五代机器人将搭载图灵芯片,提高机器人的端侧算力,强化学习小模型和分段式端到端。同时,小鹏汽车将通过直接同源共享小鹏物理世界基座模型的VLA架构、复用小鹏云端AI基础设施,提高机器人大小脑的智能水平。

“AI+汽车、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以及海外市场,将成为小鹏汽车的三条增长曲线。”何小鹏表示。在机器人领域,何小鹏称,机器人EEA架构由汽车EEA架构而来,机器人的关节来自汽车的三电、动力团队,机器人的大小脑脊椎来自机器人、智驾和智舱团队。汽车和机器人在组织等方面有七成同源。

据悉,小鹏汽车于2020年12月收购深圳多够机器人技术公司,并成立鹏行智能,于2023年10月发布首款双足人形机器人PX5,2024年11月发布第四代人形机器人Iron。

“人形机器人市场商业前景呈现‘技术跨界赋能、场景梯度渗透、供应链重构’特征。”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汽车企业入局将加速产业化进程,其核心优势在于自动驾驶、三电系统、精密制造等技术复用,可快速突破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底层门槛。短期商业化将聚焦工业检测、物流分拣等封闭场景,依托车规级供应链实现成本可控;中长期需攻克灵巧手、能源密度、多模态交互等技术瓶颈,逐步向家庭服务、医疗陪护等C端市场拓展。”

车企多路径布局人形机器人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已有广汽、上汽、比亚迪、小鹏、奇瑞、小米等15家车企,以及华为、地平线、禾赛科技等供应链企业,相继投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在海外,特斯拉、宝马、奔驰、本田、丰田、现代等6家车企也提出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思路。全球主流车企基本已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据悉,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的路径可以分为自研、投资、合作研发等。在自研领域,特斯拉、小米、广汽纷纷推出了自研的人形机器人。

2022年10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公布首款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认为,Optimus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甚至可能超过汽车业务,成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据悉,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计划分为多个不同阶段,2025年,Optimus进入试生产阶段,目标产量为5000台;2026年的目标产量为50000台。

2022年8月,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yberOne。2025年2月,小米机器人团队宣布,CyberOne正分阶段在北京亦庄智能工厂投入生产线。预计到2026年,部署总量将超过2000台。

2024年12月,广汽发布了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久后,其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亮相。广汽预计2025年将能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并率先在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示范应用。

比亚迪、上汽、北汽则以投资方式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早在2012年,比亚迪就曾参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的天使轮融资。2023年8月,比亚迪入股智元机器人,认缴出资额191.497万元。2025年4月,触觉感知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获比亚迪超亿元战略投资。

2024年,上汽创投、上汽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尚颀资本和北汽产投接连参与了智元的A+轮融资中。同年,上汽集团的恒旭投资参与了银河通用机器人5亿元的战略轮融资。同样在2024年,北汽参与了帕西尼感知科技的数亿A+轮融资、银河通用的7亿元天使轮融资。

丰田、奇瑞等车企则选择与机器人公司开展联合研发。

2024年10月,波士顿动力公司和丰田研究所宣布合作,利用丰田研究院的大型行为模型和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机器人,加快通用仿人机器人的开发。

2024年,奇瑞汽车联手AI公司Aimoga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2025年4月,其联合研发的墨甲人形机器人在奇瑞国际公司园区完成首批220台全球交付。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郭涛认为,在产业链方面,汽车企业的规模化制造能力将推动减速器、传感器、驱控系统等部件标准化,形成“硬件+软件+生态”协同优势。政策端智能制造与人口老龄化需求叠加,或催生千亿级市场,但盈利拐点取决于技术成熟度与场景标准化进程,行业竞争将围绕“技术迭代速度”与“生态整合能力”展开。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发布的《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达63.39亿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华龙证券发布的研报称,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该行业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

“人形机器人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前景极为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这使得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表示,“在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凭借其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胜任复杂的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此外,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医疗、服务等多个行业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然而,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成熟度、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等。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这些问题有望得到妥善解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1045.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1:17
下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1:19

相关推荐

  • 来伊份蜜枣棕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官方回应:全面下架并补偿消费者

    近日,来伊份因蜜枣粽产品中出现疑似异物事件引发广泛关注。5月10日,江苏一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其在为孩子喂食来伊份蜜枣粽时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并要求官方作出回应。这一事件迅速发酵,不仅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针对此事件,来伊份迅速采取行动。5月10日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确保…

    2025年5月12日
    4700
  • “摘帽”成功!步步高逆境突围“法宝”曝光

    (记者 蒋永霞)4月17日晚间,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步高)正式宣告“摘帽”。4月18日停牌一天后,4月21日开市起,公司股票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步步高”回归“步步高”,证券代码维持“002251”,涨跌幅限制从5%恢复至10%。 此次成功“摘帽”,意味着步步高彻底摆脱了此前的经营困境,实现逆境突围。4月18日,步步高方面对…

    2025年4月21日
    5800
  • 业绩降幅超预期!LVMH发生了什么?

    (记者 陈晴)近日,LVMH路威酩轩集团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总营业收入为203.11亿欧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11.4亿欧元。一季度LVMH依靠内部资源实现的有机营收下降3%,而分析师预期增长1.1%。业内人士认为,LVMH最新业绩为整个高端消费品市场敲响了年初警钟。 按市场划分,一季度,LVMH在欧洲市场的收入保持正增长,但美国…

    2025年4月16日
    9300
  • A股回购增持潮起 市场信心增强

    (记者 马文博)近期,A股市场掀起“回购潮”,不少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增持计划。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行为表明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这种信心传递能够稳定投资者情绪。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4月14日晚,工业富联发布公告称,拟使用不低于5亿元(含)且不超过10亿元(含)的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

    2025年4月18日
    6400
  • 实控人被罚1000万终身禁任,联合能源集团股价大跌原因解析

    5月15日上午,港股联合能源集团(00467)开盘后股价大跌逾5%,这一市场反应与公司前一晚发布的公告密切相关。公告披露了董事张宏伟因涉嫌违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规而受到中国证监会的严厉处罚,包括罚款1000万元人民币以及终身禁止担任证券市场相关职务的决定。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对张宏伟作出公开谴责,并明确其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值得注…

    2025年5月15日
    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