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间,封测巨头通富微电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根据公告内容,持有公司股份133,156,578股(占总股本比例8.77%)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7,939,922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5%。作为通富微电的第二大股东,大基金的这一动作无疑为市场增添了新的变数。
从财务数据来看,通富微电在2024年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82亿元,同比增长7.24%,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6.7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99.9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高增长是在2023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意味着公司的盈利恢复能力虽然强劲,但整体盈利能力仍需进一步观察。
与此同时,通富微电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也值得关注。尽管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但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却同比下降9.68%,仅为38.77亿元。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计提了较多固定资产折旧。这种现金流与净利润之间的背离现象,可能反映了公司在扩张过程中对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也提示投资者需警惕潜在的财务压力。
大基金此次减持计划的背景和动机同样值得深思。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国家队”,大基金自成立以来便以支持国产芯片产业链发展为核心使命。近年来,随着部分被投企业逐步进入成熟期,大基金开始有序退出以实现资金回笼,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其他更具潜力的领域。对于通富微电而言,大基金的减持并不意味着对其发展前景的否定,而更像是一种战略调整。事实上,通富微电作为全球领先的封测厂商之一,在先进封装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然而,从市场反应的角度看,大基金的减持计划可能会对短期股价造成一定压力。一方面,股东减持通常会被解读为利空信号;另一方面,当前半导体行业整体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市场需求尚未完全复苏,这使得投资者情绪更加敏感。在此背景下,通富微电能否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来稳定市场信心,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考验。
综合来看,通富微电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虽有亮点,但也暴露出一些隐忧。大基金的减持计划则为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和发展路径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关注点应放在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巩固以及行业周期变化带来的机遇上,而非单纯受制于短期波动。毕竟,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每一步成长都显得弥足珍贵。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