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之前农民的粮食要统购统销?
农民的粮食之前需要统购统销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市场供应,统购统销政策有助于控制粮食生产和流通,确保国家掌握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应对自然灾害、战争等突发事件,该政策还可以防止粮食市场出现波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本文来自《同样的土地面积,同样的人,包产到户后,我们的生活水准大幅提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话不说清楚是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
为什么之前农民的粮食要统购统销,因为要保证工业化中城市人口的吃饭需求,要让农村和城市都有饭吃,所以对农村征收的粮食多了,自然农民的生活会受到影响。
统购统销之前,农民收入提高了,粮食消费的数量也提高了,而城市买入粮食就需要更高的价格。所以通过统购统销的方式来避免这一问题,同时中国的人口也在增加,粮食增产的数量低于人口数量的提高,自然粮食紧张。
在70年的时候,国内的种子技术有了突破,并且在四三计划后可以大量生产化肥了,这是农业增收的重要基础,同时国家和美国关系缓和之后也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买粮食了,自然对粮食的需求量下降了,对吃的约束条件降低了,有了生活水平提高的感觉。
80年代的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和90年代的粮票的取消是这些一系列事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让人感觉是同时期的承包制的作用,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简单。
想想反例就知道了,如果单干真的有作用,小农经济单干有几千年了,为啥之前没有作用;分田单干的小岗村要是真的能发展好,为什么现在又要集体化了。小农经济不稳定,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并且规模小不利于农业的机械化发展,这一点在今天表现的尤为明显。
所以,认为单干有用的话可以去想想,为啥很多小农不愿意种地了,为啥东北的万亩大田生产效率那么高。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5021.html发布于 2025-09-26 10:00:5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