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四年巨亏4亿还敢虚增利润?赛诺医疗财务乌龙遭问询
赛诺医疗连续四年亏损达四亿,却仍涉嫌虚增利润,其财务问题引发关注,该公司因财务乌龙遭到问询,其不当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反映出公司管理存在问题,监管部门正对其展开调查,市场期待公司能正视问题并积极整改,赛诺医疗连续四年亏损四亿,近期因财务问题受到关注,涉嫌虚增利润,引发市场质疑和监管部门调查。
9月4日晚间,赛诺医疗(688108.SH)公司发布公告称,天津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揭示了其前期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这起事件不仅牵动了投资者的神经,也为市场敲响了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合规性的警钟。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至2025年4月26日,赛诺医疗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据此对相应定期报告进行更正的公告》,主动披露了其2024年第一季度、半年度以及第三季度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差错。具体而言,公司在合并报表中错误地计算了对美国eLum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投资收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被高估了958.82万元。这一差错虽未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盈亏性质,但足以引发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
此次更正的根源在于一次跨国并购。2024年1月,赛诺医疗通过其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收购美国eLum公司72.73%的股权,从而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在收购前已持有的被收购方股份,需在购买日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并计入合并成本。然而,赛诺医疗在计算原有持股比例时出现失误,导致后续投资收益产生偏差。这一错误虽属技术性层面,却暴露了公司在复杂并购交易财务处理上的专业短板。
天津证监局在调查后指出,赛诺医疗在此期间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信息不准确情况,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人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孙箭华与财务总监沈立华未能尽到勤勉义务,对公司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因此,监管机构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两位高管实施监管谈话。
从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此次事件背后或许也隐含着一定的经营压力。自2021年至2024年,赛诺医疗已连续四年录得扣非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3.6亿元。尽管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增长12.5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达到1384.16万元,但其盈利质量与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赛诺医疗近期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异常亮眼。截至9月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36.85元/股,总市值达153.3亿元,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高达277.56%。这一市场表现与基本面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背离,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当前估值合理性的广泛讨论。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赛诺医疗自2007年成立以来便深耕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2019年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曾一度被寄予厚望。然而,连续多年的亏损和此次因财务差错引发的监管处罚,无疑对其品牌声誉与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一定冲击。
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所有上市公司:在复杂并购、跨境投资等财务处理中,必须建立更为严谨的内部控制机制。尤其是在信息披露日益透明的监管环境下,任何细节上的疏漏都可能被放大为系统性风险。同时,对于高管团队而言,不仅要在战略层面推动企业发展,更需在合规与治理层面守住底线。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风波也是一次深刻的警示。在追逐高增长、高波动股票的同时,应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管理层的合规意识、公司治理结构等关键维度上保持审慎判断。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起事件也反映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在信息披露质量、财务监管执行、企业合规意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监管科技的不断升级,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将被置于更加核心的位置,任何试图“打擦边球”或“技术性调整”的行为都将面临更严厉的审查与后果。
综上所述,赛诺医疗此次因财务差错引发的监管处罚,虽属个案,却折射出当下部分上市公司在财务处理与信息披露上的薄弱环节。如何在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筑牢合规底线,提升治理水平,将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3184.html发布于 2025-09-05 10:01:5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