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翔丰华股东套现7700万!半年亏近300万,负债压力下股价还能撑多久?

gaaao 2025-09-04 11:28:12 50 抢沙发
翔丰华股东近期套现7700万,然而公司半年亏损近300万,面临负债压力,尽管股价目前表现稳定,但未来能否持续支撑尚不确定,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财务状况及市场变化,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2025年9月3日,资本市场传来重磅消息:翔丰华(300890)发布公告,公司股东钟英浩女士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9月24日至12月23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38万股公司股份。这一减持计划若按9月3日收盘价32.45元/股计算,涉及市值高达7700万元,相当于公司当前总股本的2%。值得关注的是,钟英浩目前持有公司股份5.951.473股,占总股本的4.99%,已逼近举牌线临界点。

  这一减持动向并非孤立事件。作为2020年9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聚焦于锂离子电池用高端石墨类、硅碳类负极材料以及高温气冷堆用核石墨、石墨烯等新型碳素材料的研发与生产。然而,这家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碳素新贵",却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上市以来首份亏损的半年度成绩单——营业收入同比微降2.8%至6.88亿元,归母净利润暴跌107.7%至-294.59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159.65%至-1479.72万元。业绩"变脸"的背后,是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7.67%至13.88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40.23%至4955.46万元的连锁反应,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更是同比骤降91.19%至2537.95万元。

  穿透现象看本质,此次减持计划与业绩首亏的双重冲击,折射出新能源材料行业正面临的深层结构性矛盾。从行业视角观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赛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以翔丰华为代表的头部企业虽拥有技术壁垒,但在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客户需求分化、产能过剩隐忧等多重压力下,盈利空间持续承压。值得警惕的是,公司2024年毛利率已出现明显下滑迹象,而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虽同比上升,但投入产出比尚未显现拐点。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敏感。9月3日公告发布后,翔丰华股价在次日交易中即出现明显波动,成交量显著放大。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股东减持行为本身具有信号意义——当持股比例接近5%的举牌线时选择减持,既可能出于个人资金需求,也可能隐含对短期股价走势的判断。结合公司最新财务数据,此次减持时机选择颇耐人寻味:在业绩首亏的敏感节点,大股东选择在三个月内完成减持,既规避了敏感期交易限制,又为后续资本运作预留空间。

  更深层的行业逻辑在于,新能源材料行业的估值逻辑正在重构。随着"双碳"目标推进,行业已从单纯的产能扩张转向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并重。翔丰华作为少数同时布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核石墨双赛道的企业,其技术储备本应构成核心护城河。但现实是,公司在硅碳负极等前沿领域的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而传统石墨类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又导致价格战加剧。这种"青黄不接"的技术迭代阵痛,在2025年半年报中已显露无遗——尽管营收规模仍保持行业前列,但净利润的断崖式下滑暴露了成本控制与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双重困境。

  从资本运作角度看,此次减持计划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方面,钟英浩作为公司重要股东,其减持行为可能引发其他投资者跟风抛售,加剧股价波动风险;另一方面,减持所得资金若用于个人投资而非反哺上市公司,可能影响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公告特别强调减持将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实施,这种组合策略既保证了减持效率,又降低了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显示出操盘者的专业考量。

  站在行业转折点上,翔丰华的案例具有典型样本意义。它提醒投资者,在新能源材料赛道投资中,需更关注企业的技术迭代能力与成本管控水平,而非单纯依赖产能规模或短期业绩增长。对于翔丰华自身而言,如何在维持现有市场地位的同时,加速硅碳负极等前沿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将是决定其能否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毕竟,在7700万市值波动的背后,真正考验的是企业能否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挤压下,找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点。

  这场减持风暴与业绩首亏的双重冲击,不仅考验着投资者的判断力,更折射出新能源材料行业在资本狂热退潮后的真实生存状态。当潮水退去时,方知谁在裸泳——而对于翔丰华而言,接下来的三个月,或许就是决定其能否重新赢得市场信心的关键战役。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3109.html发布于 2025-09-04 11:28:1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