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间,九强生物(300406)发布公告称,公司四位持股5%以上的股东兼董事——邹左军、刘希、罗爱平和孙小林分别提交了《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根据公告内容,这四位大股东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2806.96万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比例的4.8%,若以5月16日收盘价13.49元/股计算,此次减持将套现约3.7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并非孤例。今年2月,自然人股东ZHOU XIAOYAN也曾披露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61.94万股。结合九强生物一季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可以发现,除了第一大股东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外,其余主要股东均在年内提出了减持意向。而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则在今年早些时候承诺,在2024年3月15日至9月14日期间不减持所持股份。
从数据上看,这些减持行为可能与公司近期业绩表现不佳有关。根据最新财报,九强生物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亿元,同比下降18.81%;归母净利润为8325.7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99%。作为国内体外诊断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九强生物深耕行业20年,构建了包括病理诊断、生化诊断、血凝诊断、发光诊断等在内的多元化诊断平台。然而,受市场环境变化及竞争加剧的影响,其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盈利能力出现下滑。
对比来看,九强生物的业绩表现弱于同行业其他龙头企业。例如,某头部IVD企业在同一报告期内实现了营收增长,并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率水平。这一差距或许进一步加剧了股东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从而促使其选择减持套现。
此外,九强生物目前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这也使得公司的股权结构更加分散。尽管这种状态有助于避免单一股东对公司决策的过度干预,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管理层缺乏明确的战略方向,尤其是在面对外部压力时,难以形成统一的应对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位大股东接连减持,但九强生物仍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例如,公司在液体活检系统和POCT诊断系统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资源,试图开拓新的增长点。如果未来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架构并提升运营效率,九强生物仍有希望重振旗鼓。
总体而言,九强生物的大股东集中减持反映了当前投资者对其短期业绩和长期发展的信心不足。但在行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扭转局面,将是公司面临的重大考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关注减持动态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公司基本面深入分析,理性评估投资风险与收益。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