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间,佳发教育(300559)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因未能在协议成立后6个月内完成深交所合规性确认手续,控股股东袁斌及股东德员泰与钎镱私募基金终止了此前的股份转让协议。这一事件不仅牵涉到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也折射出资本市场中协议转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根据公告内容,截至披露日,袁斌仍持有公司29.43%的股份,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德员泰持股比例为6.34%,继续作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存在。此次协议转让的终止并未对公司控制权产生影响,也不会对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造成重大冲击,更不存在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况。
回溯至2024年9月24日,佳发教育曾发布公告称,袁斌及德员泰分别向钎镱私募基金管理(南京)有限公司转让17,179,126股(占总股本4.3%)和5,992,719股(占总股本1.5%),总计转让23,171,845股(占总股本5.8%)。按照当时的约定,这笔交易总价为1.63亿元,旨在满足转让方的资金需求,同时引入认可公司发展战略的长期投资者。然而,由于合规程序未能如期推进,最终导致协议未能落地。
佳发教育是一家专注于智慧考试与智慧教育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其业务覆盖标准化考场建设、高校智慧教室解决方案以及体育教育AI等多个方向。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但近年来财务数据却呈现出明显下滑趋势。最新公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仅548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1.82%,归母净利润亏损1004万元,同比下降253.84%。而在此之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全年营收为4.3亿元,同比减少28.87%,归母净利润更是骤降72.23%,仅为3639万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佳发教育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提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项目延期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公司在人工智能(AI)及自主可控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增加,虽然新产品逐渐获得市场认可,但整体仍处于拓展初期,短期内难以转化为显著收益。
从行业角度看,佳发教育所处的教育信息化赛道正处于调整期。一方面,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波动和竞争加剧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挑战。特别是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教育机构对新技术的投资意愿有所减弱,直接影响了相关企业的订单获取能力。
结合此次股份转让终止事件来看,佳发教育显然希望通过引入外部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并缓解资金压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复杂的合规流程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不仅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规则的严格性,也为其他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在设计类似交易时需充分考虑时间成本和执行风险。
展望未来,佳发教育需要在稳定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加快新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同时探索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应对资金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并逐步扭转当前的经营困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