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贷”疑云:金融创新还是陷阱?

“养老贷”疑云:金融创新还是陷阱?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AI制图

最近,湖南等地40多家银行密集上线了一款新型金融产品——“养老贷”。

这个新词一经出现,便登上热搜。有人说它是雪中送炭,也有人担忧其风险。看完这个“养老贷”的运作模式,我们发现银行的风险仍有可能出现敞口,并非万无一失。

到底什么是“养老贷”?这种模式能跑起来吗?

一、银行的风险

现在的“养老贷”,本质上是银行为城乡居民补缴养老保险专门设计的一种贷款产品。

你年纪大了,发现自己社保缴费年限或档次不够,想多领点养老金,但手头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银行就站出来说:“别愁,我借你,利率还挺低,直接把钱打进你的社保账户,帮你补齐差额。”等你退休,每月养老金自动扣还贷款,剩下的归你花。

据相关银行测算,以贷款金额90000元、年利率3.1%、期限15年为例,60岁办理退休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808.48元。在偿还每月625.86元的本息后,客户每月仍可剩余182.62元用于自由支配,相较于不办理提档补缴,每月可多领取21.62元。

你,没花一分钱现金,就提高了未来的养老金水平;银行,完成了一笔贷款业务,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社保机构又能解决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听起来,这简直是三方共赢的完美闭环。

不能忽视的是,“养老贷”不是政策,是商业行为,是金融产品。

只要是金融产品,我们不仅要看到回报,还要注意风险。

最大的风险就是,“人要是没了,这笔债谁来还?”。

湖南多家推出此项业务的农商行表示,会为借款人购买商业保险。若借款人不幸在贷款还清前身故,剩余贷款将由保险公司赔付结清,不会给家人增添负担。

“养老贷”疑云:金融创新还是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

从商业逻辑来看,年龄越大、健康状况越差,保费就越高。这份不菲的保费,银行是不会自己承担的,更何况银行也只收3.1%~3.45%的利息。

要知道,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肯定会有“免责条款”。

如果因“免责条款”,保险不予赔付,借款人的个人账户剩余资金会优先偿还贷款。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只有个人账户,没有统筹账户的。

这里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人账户的剩余资金能够足额偿还贷款并有剩余;另一种是,个人账户的剩余资金不够偿还贷款,剩下债务。

不管是哪种,亲属都可以选择继承。

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同时,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当个人账户的剩余资金也不够偿还贷款,就看继承借款人的其他财产能否清偿债务。如果还不能清偿,那就可能需要银行承担坏账了。

除了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还会引入担保措施。

有些“养老贷”的宣传材料表示,如果借款人75岁前不幸身故,养老账户余额优先还贷。还需要说明的是,若贷款提供了担保人,担保人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担保人通常是子女。也就是说,如果有“养老贷”有担保人,子女等担保人有可能会继续偿还贷款。

“养老贷”疑云:金融创新还是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测算方式是按照现有的规则进行。如果后续养老金政策发生变化,若养老金上调倒还好;若是下调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银行赌的是,借款人能活到75岁以上,且养老金有上调的可能性。

“养老贷”疑云:金融创新还是陷阱?
(图片来源:西虹市首富)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24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9岁,较2023年人均78.6岁有所提升。

此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仅从2019年开始逐年上涨,但没有规律。比如2022年、2023年每年上调5元,2024年则是上调了20元。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提高20元,也就是143元/人/月。未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确有继续上涨的可能性。

二、银行乐意这么干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区域性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宏观环境承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让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息差一直都是银行最核心的利润来源。2024年,城商行的净息差已降至1.4%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收窄幅度较大。贷款收益率下降,而负债成本却难以同等幅度压降,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在业绩增长方面,以A股上市的城商行为例,2025年一季度,虽然多数银行仍实现营收和利润的正增长,但整体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已大幅放缓,甚至有银行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

寻找新的、稳定的、风险可控的业务增长点,成了地方银行的当务之急。而“养老贷”,恰好满足了所有这些条件。

目前来看,“养老贷”的利率普遍在3.1%至3.45%之间,且多家银行注明是“固定利率”。尽管利率低于信用贷款,但普遍高于长沙等地3.05%—3.2%的房贷利率。

如果央行继续调降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养老贷”将无法享受利率下调的红利,也将进一步高于长沙的房贷利率。

这个“固定利率”是整个产品设计的点睛之笔,也是银行最精明的阳谋。

更重要的是,这笔贷款业务的风险极低。

养老贷的贷款资金直达社保账户,杜绝了被挪用的风险。还款来源直接锁定为未来的养老金,稳定且可靠,还有保险承保、担保人兜底等。

据公开数据显示,湖南地区已有至少40家银行落地了“养老贷”产品。

截至7月4日,临澧农商行已向494户发放“养老贷”,总额达4126.58万元;临湘农商行三角坪支行累计发放10笔“养老贷”,总金额为89万元;炎陵农商行近日成功发放首笔“养老贷”,贷款金额超过4万元,利率为3.1%。

与此同时,桂阳农商行、桃江农商行、祁东农商行等银行也均已完成了首笔“养老贷”的发放。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一款金融产品,能带来15年的超额的、稳定的息差收入。果然,聪明的人都学的是金融。

真没想到,养老金也成为当下的优质资产,可用于贷款。

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湖南农商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都删掉养老贷产品的相关宣传信息,消失不见了。看来,“养老贷”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化。

毕竟,大家的目标是养老,不是还债。

—————▪ 作者粉丝群招募▪ —————

各位读者如果对本篇文章有疑问,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与作者一对一沟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71275.html?f=wyxwapp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5131.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7月14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7月14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郑州大学农学院举行郑大181品种权转让签字仪式

    5月14日,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种权转让仪式在郑州大学农学院举行。郑州大学与河南今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完成了“郑大181”小麦新品种的品种权转让。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郑州大学首个国审小麦品种迈入产业化推广阶段,更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种业振兴提供了创新范例。 “郑大181”是郑州大学农学院焦浈教授团队历时十年攻关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其研发过程融合了离…

    2025年5月17日
    5200
  • 巴菲特退休,美国梦终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原文标题:《巴菲特退休,美国梦不再:我们时代所酝酿的巨大变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说比巴菲特小14岁的阿甘代表了蓝领的美国梦,那巴菲特一定就代表了白领的美国梦。阿甘的故事告诉你,即便你有着先天的残疾,脑子很笨,但可以靠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巴菲特的故事告诉你,20岁的你只有1万美元,但94岁的你可以有1600亿美…

    2025年7月10日
    1000
  • 未来十年,AI CFO将成为小微企业标配?

    题图|AI生成 2015年6月25日,网商银行正式开业,至今已经十年,如今网商银行已经成为小微金融服务中的生力军。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产业金融结构调整并逐步深化,数字化技术深刻改变了小微金融服务能力。 在这十年里,银行放卫星,获取农田数据,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在这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数据在线上生成,成为小微产业金融服务的助推燃料; 在这十年里,大数据风…

    2025年6月26日
    2700
  • 女子靠卫健委食谱减肥5天瘦8斤:每个食材都要称重

    女子跟着国家卫健委食谱减肥,顿顿都吃饱,营养均衡,5天瘦8斤!没想到家里做饭的人先顶不住了,每个食材都要称重,做一顿饭起码要一小时。网友:我也想试试这个国家版减肥食谱。

    2025年4月15日
    9900
  • 此次大风还将持续多久?何时减弱?郑州气象官方回复

    大象新闻记者 吴紫翼 赵学玉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4月12日夜里郑州市出现大风天气,并伴有浮尘或扬沙,全市平均风力7-8级,阵风11-12级。截止到今天上午10时,极大风速出现在巩义的蝴蝶谷35.1米/秒(风力12级),郑州市区极大风速出现在北龙湖29.4米/秒(风力11级)。 郑州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冯慧敏介绍,此次大风过程持续时间长,从4月11日夜里开始将会…

    2025年4月12日
    9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