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新成果亮相

(记者 马嘉 文/图)6月10日,第二届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科企交流推进会(以下简称交流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一场关乎大国粮仓的绿色变革正在这里悄然推进。在技术展示区,记者看到,各类绿色储粮“利器”同台竞技:可生物降解的植物源防虫药剂、高效节能的膜分离制氮设备、能“呼吸”的纳米级阻湿材料……“五位一体”绿色储粮的新技术、新成果首次被系统、集中地展示。

“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新成果亮相

广东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东莞直属库。

集成应用 储粮技术从“单兵突进”到“系统会战”

“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即以仓房性能提升、高效环保进出仓、智能监测预警、绿色综合治理、效能科学评价为核心的集成化解决方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副所长汪中明说:“近些年,绿色储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长足进步,比如针对虫霉问题,我们研发了生物虫霉防治技术;针对粮情监测,我们有粮情云图动分析系统等。但是,单个技术的应用较分散,一直没有形成合力。如今五大体系协同发力,推动我国从‘安全储粮、减损降耗’向‘保质保鲜、绿色优储’跨越。”

在技术展示区,记者看到,各企业围绕“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技术体系,为“现代粮库”提供了“全方位武装”方案。

不少企业针对“老仓”提出升级改造方案。“全国有很多地方的粮库是平房仓,吊顶难度较大。”成都比斯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区域经理徐翔宇拿出了模拟仓模型,“我们给出的方案是,顶部采用气膜吊顶,与使用彩钢、顶钢结构吊顶相比,成本只有此前的1/3,隔热效果提升了将近20%。另外,我们针对仓房布设了控温管网,它能够有效地将冷芯中的能量引到发热源位置,更高效地降温。”

“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新成果亮相

“老仓”改造方案展示。

粮食进出仓环节,有企业带来了“解放人力”的机器人解决方案。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经理杨小飞表示,对于有码头的粮库,装粮船靠近码头后,需要工人装卸粮食,驾驶汽车将粮食运进仓房内,这个过程较为费时、费力。他们研发的这款无人运粮车,从码头到过磅到入仓,不需要人操作,成本也更低。

“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新成果亮相

无人运粮车模型。

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面,北京国贸东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刚刚完成“全国首展”的真菌毒素全自动检测仪。该公司销售部副主任姬翔表示:“这款仪器可以全自动检测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油料作物中的6种真菌毒素。我们只需将称量好的样品放入仪器,即可自动扫码识别,按照设定的标准流程进行样品前处理和检测的无人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为干预风险,检测效率较人工提高2—3倍,每小时可批量检测20个样品,同时检测多种毒素。”

在虫害防治方面,技术人员也向记者展示了无毒“杀虫”方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储粮害虫综合治理方向负责人伍祎告诉记者,“以螨治虫”的绿色防控方式——天敌生防正成为一种虫害防治新趋势。“我们将标准化培养的捕食螨投入粮库中,捕食螨会取食粮库中的虫卵和幼虫。我们会根据害虫发生的情况补充投放,以降低粮库内虫卵和幼虫种群数量,从而实现长效控制虫害。这种防控方式能从根源上解决虫卵问题,且具备技术成本低的优势。”

因地制宜立标准 绿色储粮需要“组合拳”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储粮生态条件差异大、仓型种类多、仓房建设条件不一、不同粮种储藏特性存在差异等原因,各地对绿色储粮技术需求有差异,绿色储粮新技术应用还存在组合优化配置探索少、集成度不高,区域针对性系统性不强、单项技术应用效能不显著和成本偏高等瓶颈问题。

今年4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关于开展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作出安排。

“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新成果亮相

北京国贸东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真菌毒素全自动检测仪。

汪中明表示:“绿色储粮集成技术不仅仅是单一技术、设备的堆砌,而是涵盖智能控温、气调保鲜、生物防治、新能源利用等多技术深度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技术集成的效果并非简单的‘1+1’。缺乏科学评价体系,我们无法量化系统整体节能降耗水平、害虫霉菌实际抑制率、粮食品质变化轨迹等核心指标。如今,效能评价体系就是那把‘精准标尺’,能穿透表象,揭示技术耦合的真实效益。”

资料显示,综合考虑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储粮害虫发生分布规律,以及各地风、光等自然能源的因素,根据《GB/T 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我国已划分出七大储粮生态区。以此为基础,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科学开展仓房结构设计、收储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合理配置,达到科学安全储粮。

“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新成果亮相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储粮害虫综合治理方向负责人伍祎正在介绍“以螨治虫”的绿色防控方式。

通知提出,构建不同储粮生态区以仓房性能提升、高效环保进出仓、智能监测预警、绿色综合治理、效能科学评价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的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因地制宜优化提升不同区域单项储粮技术工程化应用水平。

位于第五储粮生态区的江苏省张家港市某粮库正在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其结果显示:与常规单一技术相比,“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实现了化学药剂减量50%、能耗降低20%、人工成本降低25%,保持粮食新鲜成效明显,所储稻谷销售价格高出同期同类稻谷0.1—0.2元/公斤,真正实现了优粮优储、优质优价。

强化示范引领 筑牢粮食安全“绿色长城”

在交流推进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宣布了包括广东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东莞直属库等在内的2025年启动的30家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单位名单、绿色储粮技术集成省级和基层服务网点、专家服务团名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王宏在会上表示:“集成应用是绿色储粮技术推广的新模式。要坚持科技引领、示范先行,打造样板典型带动的工作思路,以绿色储粮集成示范为重点,集聚资源、聚合力量放大效益。通过在不同储粮生态区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推动技术并行工程应用,明显提升科学储粮技术水平和储备粮保质保鲜能力。”

通知明确,三年内,我国将建成10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通过构建“五位一体”技术体系推动节粮减损和仓储升级。示范工作将围绕仓房性能提升、智能监测预警、虫霉绿色防治等五大核心领域展开,计划2025年至2027年分三批建成30个、30个、40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须具备1万吨示范仓容,覆盖七大储粮生态区,重点提升仓储智能化水平和节能减排效能。

“我院会同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及仓储企业,依托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综合集成多参数粮情监测预警、虫霉绿色防控、精准控温控湿储粮、横向通风成套储粮技术等成果。下一步,我们将通过3年的集成应用和示范试点,形成不同生态区域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储粮技术集成方案,推动节粮降碳提质增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所长张忠杰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3302.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6月13日 下午2:32
下一篇 2025年6月13日 下午2:33

相关推荐

  • 北京西单商场年内启动改建 预计2027年竣工

    (记者 贺阳 文/图)承载着众多北京人回忆的西单商场将于2027年焕新回归。 西单商场改造前的外立面。 据“发展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西单商场改建项目获得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将在今年启动改建,预计2027年竣工。改造后,西单商场将全面提升品质,集商业、文化、休闲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打造为具有文化内涵、艺术质感、沉浸体验的百姓消费新地标。 2024…

    2025年6月2日
    5700
  • 众泰汽车财务信披违规被警示,高管薪酬逆势增长61%背后藏96%负债率危局

    众泰汽车的沉浮轨迹,无疑是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变迁的一个缩影。从年销30万辆的“山寨之王”,到如今因信息披露违规被监管警示、濒临资不抵债,这家企业的兴衰折射出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战略失误带来的沉重代价。 根据最新公告,众泰汽车因财务信息不准确问题收到浙江证监局的警示函,相关责任人包括董事长胡泽宇、财务总监朱谷等均被采取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

    2025年5月17日
    5400
  • 讯众股份IPO屡战屡败:现金流承压,大额诉讼悬而未决

    讯众股份,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通信技术企业,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的多次尝试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一家专注于云通信、智能联络服务和呼叫运营等业务的公司,其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行业趋势,也折射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艰难抉择。 ### 多次冲击资本市场未果 自成立以来,讯众股份一直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路径。2018年,公司曾计划被达华智能(深市代码:002512)…

    2025年5月15日
    4700
  • 江苏北人储能业务超七成客户异常,市场开拓初期客户选择标准宽松

    7月21日,江苏北人(688218.SH,股价22.4元,市值26.57亿元)披露关于2024年年报监管问询函的回复。监管问询函主要关注上市公司储能系统业务。 2024年,江苏北人储能系统业务共涉及17家客户,其中13家存在异常情况,占比超七成。在13家存在异常情况的公司中,苏州圣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北新能源”)、佛山生…

    2025年7月22日
    1500
  • 科捷智能境外业务猛增151%,客户与交易金额揭秘

    7月24日晚,科捷智能(SH688455)就上交所下发的2024年年度报告问询函作出回复,围绕经营业绩、合同负债、关联交易、存货、募投项目等核心问题作了说明。 年报显示,科捷智能2024年营收13.9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5862.68万元,连续两年陷入亏损。其中,境外收入3.38亿元,同比上涨150.55%,成为增长主力。公司解释称,境外高增长源于202…

    2025年7月25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