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贺阳 文/图)近日,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Q1财报电话会上宣布,公司已启动自内而外的变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叮咚买菜内部启动了一场组织架构调整,将公司业务重心更加聚焦好商品的打造上。此外,叮咚买菜还计划在今年5月完成App端的全面改版,首页新增集合高品质及差异化商品的“品质之爱”专区。
叮咚买菜北京一前置仓外立面。
改组10个独立事业部
叮咚买菜方面认为,食品的品质与安全是重中之重,也是食材食品行业最核心的需求,如陷入低价竞争,最终会伤害消费者的信任,也会影响包括品牌和供应商在内的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因此,叮咚买菜于今年年初正式宣布进入4G时代,并于内部进行了一轮大调整。
记者从叮咚买菜了解到,叮咚买菜内部已自上而下地解构了原有的商品开发中心,改为10个独立的事业部,将商品开发、运营、品控等核心部门组织在一起,由公司10位核心高管分别牵头带队,向事业部负责。此举意在通过调整内部生产关系,督促商品开发人员抛开既有的经验主义,真正地关心和理解商品,开发出差异化的好商品来。
近期,叮咚买菜App还进行了改版测试,首页新增“品质之爱”专区,并上线“AI饮食管家”、AI大模型搜索等新功能。目前,“品质之爱”专区设置了七大板块:寻味中国、有机汇、低GI、宝妈严选、配料干净、减脂、澳洲直达。
其中,宝妈严选、有机汇、配料干净三个板块,是叮咚买菜自2021年开始就陆续针对儿童食品、有机食品和清洁标签食品需求打造的专区,该专区的在架商品数量已经达到550余款。
而寻味中国、低GI、减脂、澳洲直达为叮咚买菜最新增设的四个板块,叮咚买菜将根据时令、风味、特色、健康等需求进行全方位商品开发,深度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针对低GI这一细分的健康消费趋势,叮咚买菜还新成立了低GI项目组,深度开发更好吃的低GI健康食品,不仅设立了年内该系列商品突破100支的目标,还将积极参与低GI标准制定及低GI生活方式的推广,推动行业对该细分领域的关注与发展。
加码数字化与AI技术
在新版本的叮咚买菜App中,数字化与AI技术也承担了更加重要的功能。
5月初,叮咚买菜上线了AI智能饮食管家:当用户查询商品时,AI不仅推荐菜谱,还能根据体检数据提供营养建议;语音交互系统让父母在带娃腾不出手时也能完成健康餐定制;而商品过期提醒功能,则将服务链条延伸至售后服务场景。
在新版叮咚买菜App上,低GI食品推荐可以与“AI饮食管家”给出的控糖方案相结合;“澳洲直达”的牛排会配上相应的烹饪教程视频……每个品质专区都形成了“商品+服务+内容”的新消费体验。叮咚买菜表示,目前相关功能还在摸索与测试阶段,未来还会不断优化更新AI功能的应用细节,推出更多实用性更强的App内容。
为了让用户更直观了解到所购买商品的来源,叮咚买菜正在开发“求真溯源智能系统”。在规划中,该系统不仅能展示商品的全链路信息,还将技术用于商品的认证存证:未来,消费者扫描一颗云南蓝莓,可以看到它生长期间的施肥记录、质检报告,甚至分拣车间的工作视频。
生鲜电商精耕提效益
2025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历经多次模式迭代,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研普华发布的《2024—2029年生鲜电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5600亿元,同比增长18.5%,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2.3%。
中研普华新零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认为:“生鲜电商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的关键转型,商业模式从单一的线上销售向线上线下融合、供应链深度整合方向发展,行业CR5(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从2020年的38%提升至2023年的52%,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
在Q1财报电话会上,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公司将坚持“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深入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改造品质,提升效率。5月中旬,叮咚买菜发布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该季度,叮咚买菜实现GMV(商品交易总额)59.6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9.1%,连续5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截至目前,叮咚买菜已连续10个季度实现Non-GAAP标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盈利,并且连续5个季度实现GAAP标准下的盈利。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生鲜电商行业正处于从“烧钱换市场”向“精耕提效益”转型的关键阶段。随着数字技术深度应用和消费习惯持续养成,能够构建供应链壁垒、提升运营效率、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长期优势。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