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198元的电动蒲扇被嘲“智商税”,是创新之举还是割韭菜?

在某直播间里,一把装在方形底座上的电动蒲扇,正以匀速摆动的姿态“复刻”着手摇扇风的动作。这款售价198元的基础款产品,在5月18日的直播中卖出122台,却因定价和功能争议被网友贴上“智商税”标签。评论区炸开了锅:“手动蒲扇才几块钱,加个马达就敢卖两百?”“这风力还不如电风扇!”而商家则称,这是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温柔科技”——自然风更适合老年人。

直播间198元的电动蒲扇被嘲“智商税”,是创新之举还是割韭菜?

然而,网友并不买账:“自然风?开窗不就行了?”“手动蒲扇摇两下还能锻炼手臂,这玩意儿除了费电还有啥用?”更有消费者犀利指出,同类手动蒲扇售价不足十元,电动化改造的溢价高达数十倍,性价比存疑。

直播间198元的电动蒲扇被嘲“智商税”,是创新之举还是割韭菜?

对此,有年轻人多持批判态度:“这价格够买台小空调了!”“收割孝心钱上瘾了?”部分网友则认为,产品虽贵但符合特定需求:“给腿脚不便的老人用,总比一直开空调省电”“风力柔和确实适合体质弱的”。还有人搬出“消费自由”理论:“有人买LV,有人买帆布包,市场需要多样性”。

家电测评人士指出,电动蒲扇的争议本质是产品定位模糊。若主打“自然风”,其风力表现是否优于无叶风扇?若强调“适老”,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是否有保障?现有信息显示,该产品缺乏专业风道设计和空气净化功能,与百元价位的无叶风扇相比并无优势。而市面上的劣质电风扇确实存在风力刺激、噪音大、安全隐患等问题,但这不能成为抬高价格的借口。

这场争议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当代消费社会的荒诞与矛盾:人们一边嘲笑“电动蒲扇”的离谱,一边为“怀旧网红款”买单;既渴望科技便利,又警惕过度包装。或许,问题的答案在于如何定义“需求”——当科技成为营销的遮羞布,当情怀变成溢价的理由,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更多选择,而是更清醒的判断力。毕竟,真正的“适老化”,从来不是让产品变得更复杂,而是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0126.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下午1:04
下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下午1:06

相关推荐

  • 俄乌冲突新动态:俄空天军在库尔斯克打击乌军装甲

    据俄卫星通讯社4月12日报道,俄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俄空天军陆军航空兵突击队,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隐藏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森林地带的装甲车。这场行动被描述为“外科手术式打击”,由卡 – 52M “短吻鳄” 武装侦察直升机、米 – 28NM “夜间猎手” 武装直升机和米 – 8 多用途直升机组成的突击队,使用S-8航空火箭弹实…

    2025年4月13日
    6200
  • 弟弟冒领瘫痪哥哥58万工伤金买豪车却不给予照顾,网友:既蠢又坏

    近日,安徽农村的一户人家,因一场车祸引发的贪婪闹剧,引起关注。最终以弟弟李东被批捕、面临十年以上刑期收场。这起工伤诈骗案,揭开了一个家庭在金钱与亲情之间的扭曲选择,也暴露了社保体系中隐秘的漏洞。 然而,实际受害者是李震,但工伤赔偿账户和银行卡却因冒名入职落在弟弟李东手中。2021年李震因肺部感染去世后,李东隐瞒死讯,持续冒领保险金至2024年,累计58万元。…

    2025年5月6日
    3200
  • 电动汽车可靠性超越燃油车?ADAC 数据引发行业震动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进程中,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谁更胜一筹的争论从未停歇。长久以来,围绕二者的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对比不绝于耳。而近期,欧洲最大道路救援组织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的一份最新研究,为这场争论增添了新的视角 —— 电动汽车在可靠性方面正逐渐超越传统燃油汽车。 然而,这场胜利并非毫无瑕疵。12伏电池成为两类车型的共同“弱点”——电动车50…

    2025年4月15日
    6800
  • 杜鲁门号航母躲避胡塞导弹急转弯,6000万战机坠海暴露致命短板

    当地时间4月28日,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上的一架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红海坠海,引发国际关注。根据美军声明,事故因牵引车失控导致战机滑落,仅一名水手轻伤,航母战斗群仍“保持全面作战能力”。 “杜鲁门”号航母自2024年起频繁活跃于红海,参与打击胡塞武装的“莽骑兵”行动。据美军报告,胡塞武装近期使用反舰弹道导弹、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对红海美军目标…

    2025年4月29日
    5400
  • 小米SU7舱盖涉嫌虚假宣传风波升级, 数百名车主要求退车

    谁能想到,曾以 “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狂揽流量的小米 SU7 Ultra,竟被一个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拉下神坛。近400 名车主在维权群里集体喊出 “退车”,这场原本只在论坛发酵的质疑,瞬间引起社会的关注。说好的 “航天级碳纤维材质”,到手却被扒出是 “碳纤维纹路贴膜”,这波操作,像不像给爱车披上皇帝的新衣? 这场风波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新势力造车的集体焦虑。在…

    2025年5月13日
    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