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前特斯拉核心成员携中国供应链再入局 挑战Figure AI与Optimus

访客 2025-11-04 16:01:52 58597 抢沙发
前特斯拉核心成员携中国供应链再度入局,挑战人工智能领域的Figure AI和Optimus,这支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科技实力,借助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准备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新的竞争浪潮,他们将带来全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市场带来新的选择和可能性,这一事件将引发行业内的高度关注和期待。

  几年前,张海星曾受马斯克邀请,作为负责人组建特斯拉中国设计中心,并主导了Optimus人形机器人相关项目。2024年离开特斯拉之后,他带着积累的经验,创办了人形机器人公司矩阵超智。如今,他又一次创业,正式向Figure AI与Optimus发起挑战。

  11月3日,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星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浙江宁波前湾新区。这家新公司由宏润建设与矩阵超智共同创立,宏润建设持股60%、矩阵超智持股40%,前者主导战略与资源整合,后者负责技术开发与团队组建。

  同时,星际动力第一款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星际1号也在当日正式亮相。

  张海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星际动力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的通用AGI人形机器人,不想只是站在AI浪潮前讲故事,“我们有能力做出与Figure AI、Optimus一样的,能干活、能复制、能交付的真正机器人。”

图片来源:星际动力

  界面新闻了解到,在今年7月的WAIC 2025上,矩阵超智正式对外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MATRIX-1。据官方介绍,该款机器人对标Figure 02人形机器人。

  无论是之前的MATRIX-1,还是这次新发布的Star Dynamics星际1号,两者在思路和外形上,都透露着一丝特斯拉基因。

  实际上,张海星带领的矩阵超智团队源自特斯拉英伟达、OpenAI、华为等。谈及曾经在特斯拉的多年工作经历,张海星表示,在特斯拉的经历让他认识到,机器人量产比做出炫酷的原型更难,也更重要。“我们的目标是做出能养家糊口的机器人,它可能不够性感,但一定足够靠谱。”

  对于离开特斯拉再创业,张海星希望“以更工程化、且有经验的大脑”,结合中国供应链再做一次系统重构,在机械构型、关节排布与轻量化等方面形成优于美国的自有发明与专利,“对新一轮解决方案与技术,我们比较有自信。”

图片来源:矩阵超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器人赛道,张海星和他的团队选似乎选择了一条和国内其他公司相对不同的路径。

  按照他的说法,他们走的是“对标北美全尺寸人形”的平台化路线,优先追求工程闭环与规模化复制能力。

  “当前一些国内路径从四足转双足、叠加轮足与夹爪做快演示,容易制造看点,是好的现象,但并不等于正确方向。”张海星说。

  张海星认为,北美同类公司在公开展示中“并不追求翻跟头或暴力测试”,而是把精力放在人形、双足、灵巧手叠加具身智能大脑的组合,“我认为这是解锁未来人形机器人超级生产力的前提”。

  “真正的人形机器人不应该只是实验室里的展示品,它必须理解人类的模糊指令,适应非结构化的环境,完成有实际价值的工作。”张海星说。

  对于下一步商业化落地,张海星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星际动力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并在两三年内,将单台机器人的价格控制在用户可负担的水平。据其称,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数千台的意向订单。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8355.html发布于 2025-11-04 16:01:5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859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