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借记卡年费全免背后:银行服务定价进入精细化时代
中行借记卡年费全免,标志着银行服务定价进入精细化时代,银行不再简单地收取年费,而是更加注重客户需求和服务质量,通过精细化定价,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这一变化反映了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客户,也体现了银行对客户的关注和尊重,通过优化服务定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手里的中国银行借记卡还收年费吗?” 这一困扰普通消费者多年的问题,在监管政策引导与行业转型双重作用下,如今有了明确答案。记者从中国银行官方公告及行业调研获悉,自 2022 年 2 月全面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含历史欠缴费用)后,该行普通借记卡已实现 “默认免费”,但特殊卡种、多账户等场景的差异化收费仍在执行,这一现象折射出银行业从 “普惠免费” 向 “精细化定价” 的深刻转型。
政策护航:从 “单账户豁免” 到 “全面免费” 的演进
中国银行的年费调整并非孤立行为,而是监管层持续推进金融普惠的必然结果。2017 年,国家发改委与银监会联合发文,明确银行需对客户指定的本行唯一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免收年费,未主动申请的用户也将享受自动豁免。这一 “双免政策” 为借记卡年费松绑奠定了基础,而 2022 年中行进一步升级政策,宣布取消所有个人借记卡年费,成为国有大行中率先实现全面豁免的机构之一。
记者梳理 16 家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规则发现,免年费已成为行业主流趋势。除中行外,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 9 家机构已明确全免借记卡年费及小额账户管理费,工行、农行等则维持 “单账户豁免” 政策,用户需主动指定免费账户。“监管政策的核心是保障基础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让普通消费者免于‘隐性收费’困扰。”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差异化收费:三类场景仍存 “收费空间”
尽管普通借记卡年费全面豁免,但记者通过多个真实案例发现,三类特殊场景仍可能产生费用,成为用户认知的 “灰色地带”:
多账户管理场景:市民李先生持有三张中行借记卡,其中闲置的校园卡被收取 10 元年费,而工资卡与还贷卡则免费。银行客服解释,代发工资账户、贷款关联账户属于 “核心业务账户”,享受自动豁免;而无关联业务的多账户则可能触发收费机制,这一规则与宁波银行等机构的 “客户分层管理” 逻辑一致。
特殊卡种定价:生肖纪念卡、联名卡等个性化产品仍执行收费标准。如中行生肖纪念借记卡年费为 25 元 / 年,高于传统普通卡基准价。这与行业趋势相符 —— 吉林银行、浦发银行等机构已推出 DIY 定制借记卡,叠加卡面设计、金属材质等服务后,单卡费用最高可达 996 元。“特殊卡种的收费本质是‘服务对价’,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覆盖额外运营成本。”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分析。
历史欠费处理:部分用户反映,休眠账户重新启用时被要求补缴 2022 年前的欠缴年费。对此中行回应,根据 2022 年公告,历史欠缴费用可申请减免,但需用户主动联系网点办理,这一操作细节仍需进一步优化公示。
行业转型:从 “账户经营” 到 “关系经营” 的深层逻辑
中行的年费调整背后,是银行业整体盈利结构的变革。近年来,受净息差收窄、中间业务收入承压影响,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普遍下滑,招行今年一季度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 7.83%。在此背景下,银行放弃 “一刀切” 的普惠免费模式,转向 “精细化分层定价” 成为必然选择。
“银行不再单纯追求账户数量,而是通过差异化收费绑定高价值客户。”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当前银行业正从 “账户经营” 转向 “关系经营”,对高净值客户、代发工资客户等核心群体豁免费用,通过理财、贷款等综合业务实现收益补偿;对特殊需求用户收取服务费,则体现了 “服务与价格匹配” 的市场逻辑。这种转型在短信提醒、ATM 取现等服务中同样显现 —— 宁波银行将短信服务费调整为 2 元 / 月,却对 60 岁以上客户、30 万资产客户豁免,正是分层定价的典型实践。
消费者指南:四招规避不必要收费
针对借记卡收费的复杂规则,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做好以下应对:
优先绑定核心业务:将工资代发、房贷还款等业务集中在同一账户,这类账户通常自动享受年费豁免;
清理闲置账户:同一银行多账户时及时注销无用卡片,避免触发多账户收费机制;
办卡前核对协议:办理纪念卡、联名卡等特殊产品时,主动确认年费标准及减免条件;
主动申请减免:发现违规收费或历史欠费,可凭身份证及银行卡到网点申请减免,或向银保监会投诉维权。
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未来收费模式或将进一步创新。娄飞鹏预测,“会员制收费”“地域性服务包” 等形式有望普及,消费者需持续关注银行政策变化,在享受普惠服务的同时,理性应对差异化定价趋势。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513.html发布于 2025-11-21 21:22:3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