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gaaao

100 万余额宝日收益不足 30 元,较峰值缩水 83%

gaaao 2025-11-21 21:22:12 15 抢沙发
近日,余额宝的日收益不断下滑,目前百万资金的日收益已不足 30 元,相较于巅峰时期的收益水平已经缩水了 83%,这一趋势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下货币基金的收益普遍下降的趋势,投资者需要关注货币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变化,做好资产配置。
11 月 21 日讯 在货币基金规模突破 14 万亿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级现金管理工具的余额宝,收益表现持续引发关注。最新市场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11 月 21 日,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000198)七日年化收益率为 1.029%,每万份收益 0.2884 元。据此测算,100 万元本金当日收益仅 28.84 元,月收益约 865 元,全年收益不足 1.1 万元。
这一数字与余额宝 2013 年推出时的高光时刻形成鲜明对比。彼时其七日年化收益率高达 6%,100 万日收益可达 164 元,相当于当前收益的 5.7 倍。收益大幅缩水的背后,是货币基金全行业收益率下行的趋势 —— 国盛固收研报显示,2025 年三季度全市场货基七日年化收益率从 6 月的 1.34% 降至 9 月的 1.21%,降幅达 12.45 个基点。
市场格局解析:14 万亿规模逆势扩张,散户成主要推手
尽管收益走低,货币基金市场规模仍逆势增长。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货基资产净值升至 14.67 万亿元,创近年同期新高,呈现 “规模扩张与收益下行并存” 的格局。这一现象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散户资金的大幅流入:三季度散户端货基规模达 11.26 万亿元,环比上升 4.0%。
业内分析指出,散户资金涌入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 5 月大行存款利率下调,且长端利率降幅更大,凸显货基比价优势;二是大量定期存款集中到期后资金外溢;三是基金销售新规实施后,非货币基金短期赎回费率提高,而货币基金免收赎回费的流动性优势进一步凸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机构投资者因银行间回购、同业存单等投资渠道收益更高,申购货基动力减弱,呈现 “散户进、机构退” 的分化特征。
收益下行本质:资产端收益收窄,基金公司靠 “五大法宝” 增厚收益
余额宝收益走低的核心原因,在于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收益下滑。作为货币基金的销售平台,余额宝对接的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同业存单、银行存款等低风险资产,其收益直接受市场资金利率影响。2025 年以来,资金利率中枢走低、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叠加同业存单和短期债券资本利得空间收窄,直接导致货基收益进入下行通道。
为应对收益压力,基金公司采取五大策略增厚收益:灵活运用杠杆(TOP20 货基平均杠杆率升至 107.8%)、缩短平均剩余期限(从 86 天缩至 84 天)、减持债券 1556 亿元、增持存款 2103 亿元、提升买入返售资产占比至 20.17%。但这些措施仅能部分对冲收益下滑,难以改变长期下行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易混淆 “七日年化收益率” 与 “万份收益” 两个关键指标。业内人士提醒,七日年化仅为过去 7 天收益的平均折算值,参考意义有限;万份收益才是当日实际收益的计算依据,投资者需重点关注。此外,货基收益为扣除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后的净收益,以余额宝为例,综合费率约 0.62%,100 万本金一年需扣除 6200 元费用,进一步压缩实际收益。
理财建议:余额宝定位现金管理,大额资金可多元配置
对于普通投资者,业内给出明确配置建议:余额宝的核心价值在于流动性而非收益,适合存放 3-6 个月生活费、应急备用金等短期闲置资金。若 100 万元资金长期闲置,可考虑多元化配置以提升收益,2025 年 11 月最新低风险理财对比显示:
理财方式
七日年化 / 票面利率
100 万日收益
100 万年收益
流动性
余额宝(天弘)
1.029%
28.84 元
10526.6 元
高(实时赎回)
3 年期国债
1.63%
44.66 元
16300 元
中(持有 6 个月后可兑取)
稳健型银行理财
2.17%-2.70%
59.45-73.97 元
21700-27000 元
中(封闭期 3 个月 - 2 年)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3.2%(参考值)
87.67 元
32000 元
中高(申赎灵活)
注:数据综合自财联社、新浪财经、银行理财公告,实际收益以产品当日披露为准。
后市展望:收益或继续回落,流动性优势仍凸显
对于货基市场未来走势,国盛证券研报指出,随着资金及存单利率下行,货币基金收益率可能进一步回落,其相较于存款的收益优势将减弱,规模增长或放缓。财通证券则认为,在震荡市场中,货基的净值稳定性优势仍将持续,叠加基金销售新规影响,仍是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重要选择,其规模扩容可能推动同业存单和短期债券利率逐步逼近年初低点。
业内专家提醒,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需理性看待货基收益,避免将其作为长期理财工具。大额资金应根据使用周期进行分层配置,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国债、稳健型理财等产品组合提升综合收益。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gaaao本文地址:https://www.gaaao.com/gaaao/11512.html发布于 2025-11-21 21:22:1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深链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