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中国医药(600056)发布公告称,为提升自身营销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拓宽医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品渠道的发展路径,公司拟以3.02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全资子公司新兴集团持有的北京金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穗科技”)100%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金穗科技将成为中国医药的全资子公司。
这一动作背后,折射出中国医药在行业变革中的战略调整与布局。作为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医药企业,中国医药近年来面临多重挑战:2024年,公司净利几乎“腰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1.48亿元,同比下降12.04%,归母净利润仅为5.35亿元,同比下滑48.91%。主营业务毛利率也从上年同期的11.2%降至10.63%。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临时性医疗物资保障业务规模缩减,而股价表现同样低迷,自2022年3月30日以来累计跌幅达59%,最新市值仅剩153.18亿元。
在此背景下,中国医药选择通过并购方式切入电商领域,意在探索新的增长点。公告显示,金穗科技主营业务为电商运营服务,涵盖个人健康消费产品、大健康等多个品类,并已与飞利浦、欧姆龙等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其核心业务为飞利浦个人健康消费产品的品牌授权经销。然而,受飞利浦全球业务整合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金穗科技近年来收入端有所下滑。尽管如此,公司正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寻求业务转型,以拓展和升级业务品类。
值得注意的是,飞利浦近期公布的财报也暴露出其在全球贸易壁垒加剧下的困境。一季度销售额为41亿欧元,同比下降2%,但高于市场预期的40.2亿欧元。然而,由于关税政策带来的额外成本,飞利浦预计全年盈利将受到显著影响,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将降至10.8%-11.3%,较此前预测下降了100个基点。这不仅对飞利浦自身构成压力,也可能进一步波及下游合作伙伴如金穗科技的业绩表现。
从行业视角来看,中国医药此次收购金穗科技具有典型意义。随着医药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传统药企亟需借助新技术手段重塑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控股一家专注于电商运营的企业,中国医药有望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构建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同时丰富产品矩阵,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然而,这一战略能否成功还需经受市场检验。一方面,金穗科技目前正处于业务调整期,未来能否实现稳定增长仍存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国医药自身的盈利能力尚未完全恢复,如何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收益亦是关键考验。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收购不仅是对中国医药转型决心的一次押注,更是对其执行能力的一次考验。
综合来看,中国医药以3.02亿元收购金穗科技的举动,既是应对当前业绩压力的主动求变,也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战略布局。如果能够妥善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或将为其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但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条转型之路注定充满挑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8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