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骨雕人头像遇见新石器时代的“先民”

文化中国行|骨雕人头像遇见新石器时代的“先民”

骨雕人头像。

文化中国行|骨雕人头像遇见新石器时代的“先民”

3月21日,徐大卫介绍骨雕人头像相关情况。

文化中国行|骨雕人头像遇见新石器时代的“先民”

3月21日,樊义强在何家湾遗址现场讲述发掘故事。

扫描二维码了解骨雕人头像

姓名:骨雕人头像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出生时间:新石器时代

出土地:汉中市西乡县

年龄:6000多岁

户籍登记时间:1982年

现住址:陕西历史博物馆

6000多年前的人长什么样?西乡县城南街道泾洋村何家湾遗址出土的骨雕人头像给了人们一个直观的答案。

“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骨雕人头像。它有深邃的眼窝、高挺的鼻梁、标准的瓜子脸,为研究我国骨雕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3月21日,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徐大卫向游客讲解这件文物。

别看它只有2.5厘米高,在骨雕界可是久负盛名。隔着展柜玻璃观赏骨雕人头像,人们仿佛可以看到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壹 拨开远古迷雾

“这片种着蔬菜的高地就是何家湾遗址。当年发掘完成后,考古工作者就对遗址进行了回填。”西乡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股股长樊义强介绍,何家湾遗址地处泾洋河右岸二级阶地上,高出现在的河床10米左右。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4.5万平方米。

从1980年到1982年,汉水考古队分5个阶段对何家湾遗址进行发掘,累计开挖探方59个,发掘遗址面积1475平方米,揭露出房址20余处、灶坑1处、窖穴115个、墓葬(含瓮棺葬)25座。

何家湾遗址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这里出土各种生产工具1200多件,完整及可复原的陶制生活用具340多件,装饰品50多件,骨雕和陶塑艺术品6件,还有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

“何家湾遗址是当时陕南地区发现的史前时期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堆积最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处遗址。在这里发掘出的骨雕人头像和线刻人面纹骨器均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樊义强说。

李家村遗址距何家湾遗址约4公里。何家湾遗址的发掘为李家村遗址年代的判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汉水考古队陆续在李家村遗址发掘出圈足碗、三足罐和平底钵等陶器,引起国内考古界的关注,拉开了陕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工作的序幕。

根据李家村遗址出土的器物类型等相关信息,考古学家石兴邦、夏鼐和苏秉琦认为,李家村遗址的文化遗存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遗存,且二者存在一定渊源。但当时采集的木炭标本的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遗址距今4000多年,晚于仰韶文化。这令主持发掘工作的魏京武感到十分困惑。直到1980年何家湾遗址发掘后,疑团才渐渐解开。

何家湾遗址的地层可分为4层:第一层为农耕土;第二层为扰乱层,有近代陶片,还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龙山文化遗物;第三层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堆积,可分为早、中、晚三期;第四层为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堆积。

何家湾遗址的发掘,从地层学上证实了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基本确立了汉水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让学界意识到以渭水流域为核心的老官台文化及仰韶文化已翻越秦岭,向南拓展至长江流域。

“1982年,魏京武在李家村遗址进行补充发掘,采集了新的木炭样本,测试结果显示距今7000年左右。至此,从类型学、地层学和碳十四测年方面都证实了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樊义强说。

在何家湾遗址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不少草拌泥红烧土块,在红烧土块中发现了植物根茎和种子的印痕,有些植物种子的形态与稻谷非常相似。这一发现或可证明,当时在汉水上游已经有了稻作农业。

贰 感受骨雕之美

魏京武记录了发现骨雕人头像时的情景。

1982年,在何家湾遗址现场,一位工人清理灰坑时发现了一个小泥球似的东西,将其交给了考古队员。当泥土被抹掉后,考古队员惊喜地发现其上有鼻子、眼睛、嘴巴和耳朵,是个骨雕人头像。

骨雕人头像用动物的肢骨削磨成形,再利用圆雕技术,雕刻出人物的面部形状。

骨雕人头像面部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五官清晰。额与眉骨之间刻成凹状,额头凸起,眼眶下陷,眼球凸出。眉毛左右相连,高鼻,嘴噘起。

骨雕人头像颈以下残缺。从颈部残断情况看,骨雕人头像下部还应刻有身躯,整体很可能是一件全身或半身的人物雕像。关于骨雕人头像的用途,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定论。

“骨雕人头像形态生动,比例匀称,头部最宽处在耳部上端,与人体头骨最宽部位相同。”樊义强介绍,由于材质特殊,骨雕不易保存,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人物形象是我国史前时期物质遗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题材,是先民自我意识、审美情趣等的重要载体。

何家湾遗址半坡类型晚期的墓葬中还出土了另一件骨雕作品——线刻人面纹骨器。它用动物的管状肢骨制成,圆柱状,中空,上细下粗,高4.4厘米。骨器上用细线雕刻出3个相连的人面像。人面像皆呈圆形,似乎有喜、哀、怒3种表情,为国家一级文物。

“先民通过雕刻和陶塑等艺术形式,表达对自身的崇拜。何家湾遗址出土的骨雕和陶塑艺术品,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趣和技术水平。”樊义强说。

叁 体验穿越之旅

3月的西乡县,金黄的油菜花、洁白的樱桃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在骨雕人头像的“故乡”泾洋村,人们除了赏花,还可以体验一场穿越之旅。

进入泾洋村,游客可以看到以骨雕人头像为原型制作的雕塑,以及充满远古气息的壁画、仿古的建筑。这些都告诉人们,这里的历史不一般。

“我小时候见过考古队员在这里开展发掘工作,村里的大人还帮队员挑过土。我们这里有山有水,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家湾遗址,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旅游业的底气。”泾洋村党总支书记罗辉说,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泾洋村和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他没少动脑筋。

2018年,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罗辉在网上买了10套原始人的服装,让村民穿上,然后找来摄影师现场拍摄。照片在网上一经发布,反响很大,人们纷纷询问这是哪里。

“当时正值国庆节,游客很多,不少人想穿原始人的服装拍照。我赶紧又去市场上买了一些布料,找裁缝加班加点做出100套服装,供游客体验。”罗辉坦言,他没有考古学专业背景,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发挥想象,还原当时何家湾先民的生活场景和穿着,可能与史实不相符,但他的想法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泾洋村,助力村民增收。

如今,在泾洋村,游客不仅能看到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远古里的何家湾》互动式演出,还能穿原始人的服装拍照、参加篝火晚会。泾洋村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业,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以增收数万元。

“现在村里有3家农家乐,能同时容纳200多人用餐。我正打算增加陶艺制作、石器打磨等项目,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下一步,我们还要解决游客的住宿问题,让游客愿意来、玩得好、留得下。”罗辉说。

泾洋村三面环水,汉江支流牧马河和泾洋河在此交汇。6000多年前,何家湾人在此繁衍生息;6000多年后,泾洋村村民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劳作,传承并守护着先民留下的遗产。

“目前,我们已经按程序完成了骨雕人头像的复制工作,正在积极筹备西乡县博物馆的布展工作。不久后,游客就可以在西乡一睹骨雕人头像的风采了。”樊义强说。

来源:陕西日报 D2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4489.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1:10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1:12

相关推荐

  • 香飘飘业绩下滑,跨界营销能否力挽狂澜?

    深链财经 陈晓京 没有任何意外,上半年,香飘飘依旧亏损,但投资者可能没有想到,亏损会如此严重。 7月12日,公司披露预亏公告,预计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21%;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左右,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加约6789万元。 传统冲泡业务面临市场的冲击,规模持续萎缩;即饮业务尚在投入期,远还没有到实现盈亏平衡的时候。 预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香飘飘会…

    2025年7月14日
    3000
  • 子宫内膜异位症论文男性样本超六成,福建省人民医院通报

    近日,一篇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两位妇科医生发表的论文,因患者数据男女比例引发网络热议。 该论文名为《腹腔镜联合GnRH-a对不孕伴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并收集了在该院的100例患者样本。在样本病例中,男性患者达64例。 大风新闻之前报道:三甲医院妇科医生论文提及64名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患者?工作人员:建议问当事人 5月7日,…

    2025年5月8日
    7500
  • 老年女子偷拿铺案牛肉,老板回应发监控视频寻人:“她拿了一块牛肉,已退还40元”

    “这个人看谁认识,偷了牛肉。” 6月9日,福建晋江一位经营牛羊肉的老板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证实,他报案后偷拿牛肉的女子已经找到,并退还了40元肉钱。 监控视频 老年女子趁店员不备,抓起一块牛肉放进袋内 “看谁认识偷牛肉的这个阿姨。”6月7日上午,一位经营牛羊肉的老板先后两次发布监控视频,寻找一位下手偷拿铺案牛肉的女子。 图为监控视频画面 监控画面显示,铺案上…

    2025年6月10日
    5600
  • 荠菜立大功?科研发现:或可在36小时内清除体内50%有害菌群

    在老一辈的印象里,荠菜,只是躺在碗碟边缘的“小透明”。 作为不起眼的“配角”,它比不上山药的温润滋补,也不像青菜黄瓜一样常驻餐桌,但最近一项研究成果却让他翻了身——据说荠菜中的关键成分能在36小时内,清除体内 50% 的有害菌群? 这个听起来像是噱头的结论,在养生圈中引发震动,其到底是夸夸其谈还是科学真相? 01、活性物质定向清除,成“肠道卫士” 这场引发大…

    2025年5月22日
    4800
  • 网友称开车进山挖野菜,遇村民设卡收费每人10元;镇政府:村民拦路为防攀折梨花枝

    4月2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当天他开车从辽宁省开原市松山镇石洞沟村进山挖野菜,被村民设卡拦路收费,要求每人交10元。 图为网友发视频截图 网友反映 开车进山挖野菜,遇村民拦路收费却不知收的什么钱 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他开车进山遇路边放置的一块黑色木板,有人在此手写“进山收费,每人拾元,不准破坏梨树,护林防火”。视频中的一名董姓村民将网友拦下让交钱…

    2025年4月30日
    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