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太难”上热搜,出处作者身份曝出并回应,网友热议

2025年6月7日上午,随着高考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上海作文题瞬间在社交媒体炸开了锅。今年的题目围绕”专””转””传”三个字展开,要求考生探讨三类文章的辩证关系。消息一出,有人调侃”这是让高中生写论文”,也有人惊呼”汉字的魅力藏不住了”。

“上海高考作文太难”上热搜,出处作者身份曝出并回应,网友热议

据称,上海高考作文的出处作者为胡晓明,胡晓明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6月7日中午,某媒体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他,他回应说:“可能很多同学会骂我,觉得一看到这个题目会有点懵,因为他们不太适合这种很中国式的强调汉字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可以写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胡晓明教授称,古人用”文章九命”形容文字命运多舛,可以用”专””转””传”概括文章的三种形态。所谓”专”,是指专业领域的深度研究,比如学术论文、古籍校勘。这类文章需要学者耐得住寂寞,正如陆机在《文赋》中描述的”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是与历史对话的精神修行。但过度专业化也可能导致曲高和寡,甚至沦为”敲门砖”式的功利之作。

“转”则指向当下流行的传播方式,微信朋友圈的爆款文章、短视频的解说文案都属于此类。它们凭借时效性和话题性迅速扩散,但也容易陷入”炒沙作糜终不饱”的困境——看似热闹,实则缺乏深度。爱因斯坦曾批评只看流行书的人”像极端近视却不愿戴眼镜”,正是提醒人们警惕信息洪流中的认知惰性。

至于”传”,不仅是简单的传播,更是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从《诗经》的口耳相传到《红楼梦》的经久不衰,真正的传世之作往往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胡教授特别提到钱锺书对”诗””风””王”等字的多义解析,展现汉字一音多转的精妙,这正是中国文章学区别于西方的独特魅力。

“上海高考作文太难”上热搜,出处作者身份曝出并回应,网友热议

胡晓明教授的回应,在网络上的评论呈现两极分化。有家长直言”这题比数学还难”,担心孩子心态受影响;也有教育工作者认为”题目有深度,能检验真实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网友从生活经验出发,给出了意想不到的解读:

网友”吉米看影视”用厨房场景举例:厨师专注二十年的火候是”专”,传菜生精准送达是”转”,食客交口称赞的美食文化则是”传”。这种接地气的类比,让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可感。

一位从事科普工作的网友提到,卡尔·萨根的《暗淡蓝点》将天文学知识转化为诗意文字,正是”专”与”传”结合的典范。

更有历史爱好者指出,《三国志》的专业严谨与《三国演义》的民间流传,恰好印证了”专→转→传”的转化路径。

这些评论表明,题目虽难,但并非无迹可寻。正如胡教授所说:”只要不是死读书的学生,一定有很多鲜活的例子。”事实上,上海卷作文题一贯注重思辨性,从”板桥体”到”被需要”,始终在引导考生跳出套路,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

“上海高考作文太难”上热搜,出处作者身份曝出并回应,网友热议

这场讨论的背后,是大众对教育目标的深层关切。有人认为”高考不应选拔文学家”,也有人呼吁”让语文回归思维训练”。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试题透露出的改革信号:

1.跨学科融合:题目涉及文学、传播学、哲学等领域,呼应了教育部”打破学科壁垒”的要求。

2.传统文化回归:强调汉字思维和经典阅读,与近年”文化自信”的倡导一脉相承。

3.批判性思维培养:”转”是否是”专”到”传”的必经之路?这种开放性问题鼓励考生独立思考。

当然,质疑声也不容忽视。有评论指出”题目离学生生活太远”,这提醒教育者在追求深度的同时,也要考虑认知梯度。毕竟,18岁的考生尚未经历太多社会磨砺,如何在学术性与普适性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是未来命题需要思考的方向。

“上海高考作文太难”上热搜,出处作者身份曝出并回应,网友热议

回顾这场高考作文风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道题目的优劣,更是整个社会对教育价值的追问。”专””转””传”三个字,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信息时代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困境:如何在专业深度与大众传播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让经典文化在快餐式阅读中保持生命力?这些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讨论本身就具有意义。

对于考生而言,这道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学习不应止步于应试,而要培养穿透表象的思考力。正如胡教授所说:”中国文章的正宗,是要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愿这场关于文字的讨论,能成为更多人探索文化深度的起点。毕竟,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培养解题机器,而是塑造能独立思考、心怀敬畏的人。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发布者:深链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aaao.com/12814.html

(0)
深链财经的头像深链财经
上一篇 2025年6月8日 下午3:30
下一篇 2025年6月8日 下午3:33

相关推荐

  • 就在刚刚,山西订婚强奸案有了二审宣判结果,男子是要坐牢了

    最近,山西大同有个案子可真是把人看得心里沉甸甸的。一对通过婚介认识的年轻人,从订婚到闹上法庭,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却牵扯出法律、风俗、信任一大堆事儿,连全国网友都跟着吵翻了天。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起“订婚变刑案”的前前后后。 故事需要从2023年年初说起。男方席某某和女方经婚介介绍认识,1月确定恋爱关系,5月1日热热闹闹办了订婚宴,10万彩礼、房本加名协议都安…

    2025年4月16日
    11100
  • 女子谈恋爱,突然发现男友已婚,报警后居然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

    昨天晚上刷手机时,一条满是泪痕的视频突然闯入视线。画面里,天津大姐胡芳(化名)举着手臂上的淤青,声音哽咽:“谁能想到,谈个恋爱能被关进精神病院,就因为发现对象早有家室?”这条视频下的评论区炸开了锅,几千条留言像潮水般涌来,有人震惊,有人愤怒,有人后怕——原来,现实有时比电视剧更荒诞。 故事得从2022年秋天说起。在天津做小生意的胡芳,平时北京天津两头跑,想着…

    2025年4月8日
    11100
  • 百色失联女孩的遗体被找到!其遗书被曝出,内容令网友泪目

    五月的百色刚送走湿热的梅雨季,街头的酸嘢摊飘着青芒混着甘草的香气,本该是充满生机的时节,却有一家人被恐惧和自责拽进了无底洞——18岁的少女李某某在五一假期失联,六天后,右江江面漂来的遗体让这座小城的空气都变得沉甸甸的。 事情要从5月1日中午说起。加油站的监控里,穿蓝白校服的姑娘低头数硬币买矿泉水,马尾辫垂在肩头,收银员怎么也想不到,这会是她留在人间的最后影像…

    2025年5月10日
    5200
  • 男教师因多次猥亵女生受处分,现在居然调至保卫处工作,网友炸锅

    最近,网上有件事挺让人关注的,说的是安徽芜湖那边,有网友发现安徽师范大学一位曾经被处分过的男教师,现在居然到学校保卫处上班了。这事儿一爆出来,好多人都觉得有点意外,毕竟当初这位老师的事儿可不简单。 据6月4日的媒体报道称,在2019年的时候,安徽师范大学曾发过一份文件,说这位朱老师对个别女生有多次猥亵和性骚扰的行为,当时处理结果是开除党籍,还建议行政上也给处…

    2025年6月4日
    4700
  • 一29岁失联小伙在峨眉山坠崖,朋友称,疑似自杀,自杀原因曝出

    最近几天,不少关注峨眉山失联事件的人心里都沉甸甸的。那个独自背着相机走遍山川的年轻摄影师“蟹堡王”,终究还是没能等到奇迹。5月15日晚上,他的朋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讣告,说4月29日在峨眉山金顶下方发现了他的遗体,这个总爱用镜头记录美好风景的大男孩,永远停在了29岁。 事情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4月24日凌晨5点多,峨眉山金顶附近的酒店工作人员看着那个总爱早出晚归…

    2025年5月16日
    4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